[實用新型]一種徑向力平衡雙斜盤柱塞式液壓電機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60085.1 | 申請日: | 2018-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345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碧海;婁正坤;何貴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17/03 | 分類號: | F04B17/03;F04B1/22;F04B53/00;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張彩錦;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外殼 徑向力 滾動軸承 缸體 右斜 左斜 本實用新型 液壓泵組件 電機轉子 電機組件 液壓電機 雙斜盤 右端蓋 柱塞式 左端蓋 可轉動配合 柱塞液壓泵 電機定子 缸體內壁 缸體內部 接觸部位 同軸設置 往復組件 有效平衡 軸承磨損 平衡件 柱塞孔 端蓋 平衡 右柱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柱塞液壓泵領域,并具體公開了一種徑向力平衡雙斜盤柱塞式液壓電機泵,包括電機組件和液壓泵組件,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外殼、設于電機外殼兩端的左端蓋和右端蓋及設于電機外殼內部的電機定子和電機轉子;液壓泵組件包括缸體、左斜盤、右斜盤,缸體與電機外殼同軸設置,其兩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左右端蓋可轉動配合,缸體與電機轉子相連,左斜盤和右斜盤分別固定安裝在左端蓋和右端蓋上,并且分別通過左、右柱塞往復組件與均勻分布在缸體內部左、右端面上的柱塞孔相配合;左斜盤和右斜盤與缸體內壁接觸部位設置有徑向力平衡件。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平衡滾動軸承所受的徑向力,減少軸承磨損,提高壽命,具有轉速高、流量大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柱塞液壓泵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徑向力平衡雙斜盤柱塞式液壓電機泵。
背景技術
液壓泵主要有三種形式,即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其中柱塞泵因其可實現高壓傳動,變量型式豐富,能實現變量的智能化與網絡化,在結構上可與任何其他形式泵組合,易獲大流量高轉速,便于布置、總效率高等優勢而越來越受到關注。
現有技術中已經公開了諸多結構的柱塞泵,例如專利CN102135082B公開的一種雙斜盤液壓電機柱塞泵,CN104791210B公開的一種雙斜盤柱塞式變量泵,CN102619720B公開的一種柱塞式電機泵等,上述現有的柱塞泵一般均包括外殼、電機、端蓋、柱塞、斜盤、支撐軸承等,這些是柱塞泵的常規機構組件。然而,為了實現高壓傳動,柱塞泵在使用過程中其回轉部件的支撐軸承往往承受較大軸向和徑向載荷,導致軸承磨損嚴重,最終使液壓泵無法工作。與此同時,隨著機械設備的發展、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及環境的保護,人們希望直接使用海水作為液壓傳動介質以防止液壓油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然而水液壓柱塞泵目前面臨著噪聲大、容積效率低、壽命短等問題,其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就是由于海水粘度低且腐蝕性強,泵中回轉部件的支撐軸承無法形成良好潤滑且海水會對軸承金屬材料產生腐蝕磨損,加上在高壓傳動過程中,支撐軸承承受載荷很高,軸承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最終導致水液壓泵無法正常工作。
可見,如何降低高壓傳動過程中柱塞泵回轉部件的支撐軸承所受的軸向力和徑向力,提高軸承使用壽命,是柱塞泵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徑向力平衡雙斜盤柱塞式液壓電機泵,其通過在兩斜盤與缸體內壁接觸部位設置徑向力平衡件,可有效平衡缸體兩端滾動軸承所受的徑向力,減少軸承磨損,提高軸承使用壽命,具有轉速高、流量大、功率密度高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徑向力平衡雙斜盤柱塞式液壓電機泵,其包括電機組件和液壓泵組件,其中:
所述電機組件包括電機外殼、設于電機外殼兩端的左端蓋和右端蓋以及設于電機外殼內部的且相互配合的電機定子和電機轉子;
所述液壓泵組件包括缸體、左斜盤和右斜盤,所述缸體設于電機外殼內部,且與電機外殼同軸設置,其兩端通過滾動軸承分別與左端蓋和右端蓋實現可轉動配合,該缸體與電機轉子相連以實現同步轉動,所述左斜盤和右斜盤對稱設置,且分別固定安裝在左端蓋和右端蓋上,所述左斜盤通過左柱塞往復組件與均布在缸體內部左端的柱塞孔相配合,所述右斜盤通過右柱塞往復組件與均布在缸體內部右端的柱塞孔相配合,缸體內部左右兩端的柱塞孔一一對應以形成多個柱塞對;
所述左斜盤和右斜盤的外表面與缸體的內壁面接觸,所述左斜盤和/或右斜盤與缸體內壁面接觸部位設置有用于平衡滾動軸承所受徑向力的徑向力平衡件。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徑向力平衡件嵌裝在左斜盤和/或右斜盤的最厚處。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徑向力平衡件的上表面位于左斜盤和/或右斜盤內部,所述徑向力平衡件的下表面與缸體內壁面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600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