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頭皮牽開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60043.8 | 申請日: | 2018-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538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雙;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洪雙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諾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劉興順 |
| 地址: | 136100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鉗臂 頭皮牽開器 鉗柄 本實用新型 操作桿 插接桿 轉軸 可拆卸式連接 神經外科手術 中心對稱設置 頭皮 插孔位置 患者頭皮 器械領域 手術醫師 狀態鎖定 牽引鉤 上表面 插孔 拆下 牽引 簡易 懸掛 自由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頭皮牽開器,應用在神經外科手術器械領域,包括第一鉗柄、第二鉗柄、可拆卸式連接有第一鉗臂、第二鉗臂;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表面均設有操作桿、插接桿、轉軸和插孔,且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的操作桿、插接桿、轉軸和插孔位置互成中心對稱設置。本實用新型在完成頭皮的牽引打開后,能簡易可靠的將牽引鉤的打開狀態鎖定,同時將鉗柄拆下,極大的減輕頭皮牽開器的重量,以便直接將頭皮牽開器懸掛于患者頭皮上,進而使得手術醫師能夠兩手更加自由的進行手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神經外科手術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頭皮牽開器。
背景技術
頭皮牽開器是一種用于神經外科手術時牽開頭皮組織而顯露手術視野,從而便于手術醫師探查和進行操作的手術器械。
目前常用的頭皮牽開器多是采用如專利CN201436990U公開的一種小兒頭皮牽開器,其鉗身前部為牽開爪,后部為鎖定牽開爪的打開形狀,保持頭皮組織處于牽引狀態,從而暴露手術視野的鎖緊機構。其代表了現有絕大部分的頭皮牽開器(不僅是小兒頭皮牽開用),即頭皮被牽引開后,整個頭皮牽開器仍是要被握在醫師或其他輔助人員一只手上,以減輕頭皮牽開器本身重量對頭皮的拉扯,另一手單獨進行手術操作,這樣就浪費了醫師或其他輔助人員一只手的操作可能性,降低手術效率。也有將頭皮牽開器打開后,通過鎖緊機構鎖緊鉗身,保持牽開爪的打開狀態,但將整個頭皮牽開器直接懸掛于患者頭皮上的,這樣的話,由于頭皮牽開器本身重量較大,加之復雜的鎖緊機構,其重量更大,整個頭皮牽開器懸掛于患者頭皮上,會對患者頭皮產生額外的拉扯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頭皮牽開器,在完成頭皮的牽引打開后,能簡易可靠的將牽引鉤的打開狀態鎖定,同時將鉗柄拆下,極大的減輕頭皮牽開器的重量,以便直接將頭皮牽開器懸掛于患者頭皮上,進而使得手術醫師能夠兩手更加自由的進行手術。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頭皮牽開器,包括由鉸鏈銷互連的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二鉗柄的一端一體成型有操作孔,另一端分別可拆卸式連接有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所述第一鉗柄和第一鉗臂、第二鉗柄和第二鉗臂交接處設有型面匹配的凹槽和凸起;垂直所述凹槽和凸起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螺接有將第一鉗柄和第一鉗臂、第二鉗柄和第二鉗臂連接固定的螺栓;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的下表面相對設有若干牽引鉤;所述牽引鉤沿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打開方向彎折;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表面均設有操作桿、插接桿、轉軸和插孔,且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的操作桿、插接桿、轉軸和插孔位置互成中心對稱設置;所述操作桿和插接桿分別剛性連接于轉軸上且相互垂直;其中第一鉗臂上的轉軸可轉動設置于第一鉗臂的前部,第一鉗臂上的插孔設置于第二鉗臂上的插接桿旋轉至垂直第一鉗臂時的投影位置;其中第二鉗臂上的轉軸可轉動設置于第二鉗臂的后部,第二鉗臂上的插孔設置于第一鉗臂上的插接桿旋轉至垂直第二鉗臂時的投影位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表面設有卡槽;所述卡槽沿垂直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長度方向設置,且深度1~2mm,寬度略大于操作桿直徑。
優選的,所述螺栓外側連接設有旋把。
優選的,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采用醫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完成頭皮的牽引打開后,能簡易可靠的將牽引鉤的打開狀態鎖定,同時將鉗柄拆下,極大的減輕頭皮牽開器的重量,以便直接將頭皮牽開器懸掛于患者頭皮上,進而使得手術醫師能夠兩手更加自由的進行手術。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打開狀態);
圖2為圖1中M區域局部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洪雙,未經劉洪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600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