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囊復合式前懸掛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957364.2 | 申請日: | 2018-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15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彬 |
| 主分類號: | B60G11/46 | 分類號: | B60G11/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支架 復合式前懸掛 連接板 減震器 車型 本實用新型 三角形形狀 礦用汽車 螺桿連接 雙層氣囊 上端 板簧 大梁 匹配 成型 | ||
一種氣囊復合式前懸掛結構主要包括氣囊、支架、板簧、減震器,大梁、連接板。氣囊為雙層氣囊,氣囊上端通過螺桿連接于支架,所述支架呈三角形形狀;所述氣囊的頂端到底端的距離設為L1,氣囊的頂端到所述連接板頂端的距離設為L2,由于礦用車的車型存在很大差別,針對不同的車型,L1與L2的距離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即L2=L1+Δ,Δ>0。本實用新型所述能夠匹配多種成型的礦用汽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用車輛底盤系統(tǒng)領域,涉及一種礦用車的懸掛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氣囊復合式前懸掛結構。
背景技術
從結構上看,礦用汽車和普通自卸卡車好像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好像只是“大”了一些。實際上,礦用汽車從設計理念上就與普通自卸汽車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普通自卸汽車是為滿足公路運輸使用的,礦用汽車是為滿足礦山施工作業(yè)的,因而礦用汽車的整車及所用零部件都考慮了礦山作業(yè)環(huán)境,是針對此類用戶設計和制造的。
簡單來說,汽車懸掛系統(tǒng)就是指由車身與輪胎間的彈簧和避震器組成整個支持系統(tǒng)。懸掛系統(tǒng)應有的功能是支持車身,改善乘坐的感覺,不同的懸掛設置會使駕駛者有不同的駕駛感受。外表看似簡單的懸掛系統(tǒng)綜合多種作用力,決定著汽車的穩(wěn)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是現(xiàn)代轎車十分關鍵的部件之一。
前懸掛是車輛底盤系統(tǒng)中的主要支撐結構。為了提高汽車空載駕駛的舒適性,重載時消除板簧的過載問題,提升汽車的運行安全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種結構合理、經久耐用的礦用車前懸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礦用汽車前懸架減震差、板簧易斷裂的問題,提升整車安全系數(shù)。
所述氣囊復合式前懸掛主要包括氣囊1、支架2、板簧3、減震器4,大梁5。所述氣囊1的數(shù)量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前懸掛兩側;并且所述氣囊1為雙層氣囊;所述氣囊1上端通過螺桿連接于支架2,所述支架2呈三角形形狀;所述支架2的水平部分內部呈中空結構;所述氣囊1的下端與連接板6螺紋連接;所述氣囊1的頂端到底端的距離設為L1,所述氣囊1的頂端到所述連接板頂端的距離設為L2,由于礦用車的車型存在很大差別,針對不同的車型,L1與L2的距離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即L2=L1+Δ,Δ>0;還包括板簧結構,所述氣囊復合式前懸掛包括兩個所述板簧結構,所述板簧結構設置在所述氣囊2的外側;所述板簧結構包括U型卡和板簧3;還包括減震器4,所述氣囊復合式前懸掛包括兩個減震器4,所述減震器4設置在所述板簧結構的外側,所述減震器4一端與礦用汽車底盤連接,另一側與礦用汽車的車架連接;所述氣囊復合式前懸掛還包括兩個第二減震器7,所述第二減震器7設置在氣囊的上方,通過梯形板與所述支架2連接。
所述支架2上具備兩個減重孔,并且所述支架2的斜邊軸線與水平線呈62°夾角。
所述板簧由多個層疊在一起的多個葉片制成。
所述氣囊1為圓鼓式氣囊。
本新型既有懸掛的主要支撐作用,由于采用了三角形狀的支架2,使得整個氣囊前懸掛的穩(wěn)定性更強,保證了其他結構的相應功能。同時提供了多套減震結構,提高了減震性能,同時又消除板簧的斷裂問題,進而避免難以更換板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優(yōu)化了整車的結構,提高行車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圖
圖中,1、氣囊;2、支架;3、板簧;4、減震器;5、大梁;6、連接板;7、第二減震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彬,未經趙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573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