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均溫散熱器及電機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47717.0 | 申請日: | 2018-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388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邵兆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陸軍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支流 均溫散熱器 冷卻液流道 散熱區域 本實用新型 電機控制器 殼體 流阻 散熱器 冷卻液出口 冷卻液流通 冷卻液流向 冷卻液入口 并排設置 局部阻力 散熱效果 設計優化 溫度不均 相鄰設置 有效解決 不均勻 第一端 均溫性 蓋板 水道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均溫散熱器及電機控制器。所述均溫散熱器包括:殼體、蓋板,殼體中設置有多個冷卻支流,每一冷卻支流包括相鄰設置的兩條冷卻液流道,且多個冷卻支流的冷卻液流道并排設置;每一冷卻支流的兩條冷卻液流道串聯連接,且兩條冷卻液流道中的冷卻液流向相反;多個冷卻支流的第一端分別連接冷卻液入口、第二端分別連接冷卻液出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能有效解決散熱區域溫度不均,導致散熱區域散熱效果不均勻的問題,而且,其冷卻液流通結構簡單,受到的流阻小,在解決散熱器散熱區域均溫性的同時降低水道流阻,且無需反復設計優化,不增加局部阻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控制器散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均溫散熱器及電機控制器。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控制器散熱時需要保證散熱器散熱區域散熱效果的均勻性,若散熱區域溫差分布較大,則不利于電動汽車控制器的散熱。
圖1和2,為目前常見的通過串聯水路實現前后散熱區域均溫性的優化方案示意圖,一般采用調整前后翅片密度、尺寸、形狀等技術手段,例如:圖1中的散熱器,從左往右散熱翅片密度依次增大(散熱翅片密度越大傳導的熱量越多),來實現前后散熱區域均溫;圖2中的散熱器,從左往右依次增大散熱翅片厚度(散熱翅片的厚度越大傳導的熱量越多),來實現前后散熱區域均溫。這樣通過前后水路上散熱翅片差異化設計補償冷卻液積溫達到前后散熱區域均溫的目的。
對于上述通過前后散熱翅片差異化設計來獲取更多散熱面積或者更大對流換熱系數,以彌補相應位置的冷卻液積溫的方案,局部特征需反復優化設計以達到最佳均溫效果,且增加了很多局部阻力,實際散熱效果難以達到日益增長的散熱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均溫散熱器及電機控制器。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均溫散熱器,包括:具有冷卻液入口和冷卻液出口的殼體、與殼體可拆卸連接的蓋板,且所述蓋板外側安裝有發熱模塊,
所述殼體中設置有多個冷卻支流,每一所述冷卻支流包括相鄰設置的兩條冷卻液流道,且所述多個冷卻支流的冷卻液流道并排設置;每一所述冷卻支流的兩條冷卻液流道串聯連接,且所述兩條冷卻液流道中的冷卻液流向相反;所述多個冷卻支流的第一端分別連接冷卻液入口、第二端分別連接冷卻液出口。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所述均溫散熱器還包括:多個均勻設置在蓋板的內側的散熱翅片,且當所述蓋板與所述殼體密封裝配在一起時,所述散熱翅片插裝在所述冷卻液流道中。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所述蓋板的內側平行設置有多個導流板,所述殼體中設置有與所述導流板配合的安裝槽,在所述蓋板與所述殼體密封裝配在一起時,相鄰的所述導流板之間形成冷卻液流道。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所述散熱翅片設置在所述多個導流板之間并與所述導流板平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相鄰的所述導流板之間夾設的散熱翅片的數量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多個散熱翅片的形狀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均溫散熱器中,所述殼體中具有兩個冷卻支流。
另一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機控制器,包括如上所示的均溫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477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