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組電芯液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41646.3 | 申請日: | 2018-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20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鈞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17;H01M10/6568 |
| 代理公司: | 無錫松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142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蓋板 上蓋板 翅片 液冷介質 液冷裝置 電芯 模組 冷液 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 降溫效果 接頭連接 擾流作用 上表面 側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組電芯的液冷裝置,包括上蓋板、下蓋板和若干冷液接頭;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連接,若干所述冷液接頭連接于上蓋板兩個相對的側面;所述下蓋板的上表面連接有若干翅片,若干所述翅片設置于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一種模組電芯的液冷裝置,其翅片有效的增加了下蓋板與液冷介質的接觸面積,同時翅片也有效的對液冷介質起到了擾流作用,促進了液冷介質之間的熱交換,從而提高了整個裝置的降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組件,尤其涉及一種模組電芯液冷裝置。
背景技術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的既定國策。隨著對電動汽車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乘用車使用三元電芯已經成為主流,而三元電芯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性能衰減較嚴重,甚至會出現熱失控,因此增加液冷,讓電芯在最適合電芯工作的溫度范圍內。但是現有的進液冷降溫裝置效果并不好,主要是由于電芯各部分散熱情況不同,冷液在對模組電芯冷卻時,不能充分吸收模組電芯的熱量,使得冷液的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冷液裝置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組電芯液冷裝置,以提高冷液的利用率,從而提高液冷裝置的降溫效果。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模組電芯液冷裝置,包括包括上蓋板、下蓋板和若干冷液接頭;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連接,若干所述冷液接頭連接于上蓋板兩個相對的側面;所述下蓋板的上表面連接有若干翅片,若干所述翅片設置于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板設置有液冷腔室,所述液冷腔室向下開口與下蓋板連接;若干所述翅片設置于液冷腔室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板與下蓋板通過攪拌摩擦焊接連接。
進一步的,若干所述翅片起始于下蓋板的上表面,并向上延伸,所述翅片與液冷腔室的頂面留有間隙。
進一步的,若干所述翅片沿第一方向和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別設置形成矩形陣列;所述翅片在第一方向上由下蓋板的中性對稱面向兩側的陣列間距逐漸增大;所述翅片在第二方向上由下蓋板的中心對稱面向兩側的陣列間距逐漸增大。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板和下蓋板的截面為長方形結構;所述液冷接頭連接于長方形兩條短邊上。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板和下蓋板為鋁制材料。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種模組電芯液冷裝置,增加了翅片,翅片不僅能加大下蓋板與冷液的接觸面積,同時液冷介質流動起擾流作用,使液冷介質受熱更加均勻從而提高換熱效率;另外,根據電芯各部位的散熱程度不同,合理的調整了翅片的疏密程度,提高了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爆炸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上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下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鈞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鈞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416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