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桿端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31151.2 | 申請日: | 2018-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19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鄭金枝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金枝 |
| 主分類號: | F16C23/04 | 分類號: | F16C23/04;F16C33/74;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半身 連接柱 下半身 本實用新型 桿端軸承 螺紋連接 螺紋 內圈 螺母 自潤滑材料 接觸配合 內部設置 后螺母 自潤滑 桿柱 貼合 側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桿端軸承,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安裝困難、難以實現自潤滑以及實現成本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裝置包括有有上半身以及下半身,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側面相互接觸貼合構成外圈;主體前端的前端柱上設置有前螺紋,前螺母與前端柱螺紋連接;主體后端的后連接柱上設置有后螺紋,后螺母以及后連接柱與后連接柱螺紋連接;上半身、下半身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中設置有的內側設置有自潤滑材料;上半身、下半身內部設置有內圈,內圈內部與桿柱接觸配合,有利于本裝置的推廣應用同時也降低了實現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桿端軸承。
背景技術
桿端軸承一般指桿端關節軸承,桿端軸承是帶有桿端或裝于桿端的關節軸承,它屬于關節軸承中的一支類。
關節軸承是球面滑動軸承,基本型是由具有球形滑動球面接觸表面的內、外圈組成。關節軸承主要是由一個有外球面的內圈和一個有內球面的外圈組成,能承受較大的負荷。根據其不同的類型和結構,可以承受徑向負荷、軸向負荷或徑向、軸向同時存在的聯合負荷。由于在內圈的外球面上鑲有復合材料,故該軸承在工作中可產生自潤滑。
桿端軸承一般用于速度較低的擺動運動,也可在一定角度范圍內作傾斜運動,當支承軸與軸殼孔不同心度較大時,仍能正常工作。自潤滑關節輔承應用于水利、專業機械等行業。因為關節軸承的球形滑動接觸面積大,傾斜角大,同時還因為大多數關節軸承采取了特殊的工藝處理方法,如表面磷化、鍍鋅、鍍鉻或外滑動面襯里、鑲墊、噴涂等。因此有較大的載荷能力和抗沖擊能力,并具有抗腐蝕、耐磨損、自調心、潤滑好或自潤滑無潤滑污物污染的特點,即使安裝錯位也能正常工作。因此,桿端軸承廣泛用于速度較低的擺動運動、傾斜運動和旋轉運動。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4389897A,公開日為2015.03.04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桿端關節軸承結構中通過內圈、外圈的結合使用實現了一種桿端關節,然而該裝置的內圈、外圈安裝實現較為困難,不利于裝置的應用普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桿端軸承中普遍存在的安裝困難、難以實現自潤滑以及實現成本高等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桿端軸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桿端軸承包括有上半身以及下半身,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側面相互接觸貼合;主體前端的前端柱上設置有前螺紋,前螺母與前端柱螺紋連接;主體后端的后連接柱上設置有后螺紋,后螺母以及后連接柱與后連接柱螺紋連接;上半身、下半身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中設置有的內側設置有自潤滑材料;上半身、下半身內部設置有內圈,內圈內部與桿柱接觸配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桿端軸承,外圈的前端設置有前端柱,前端柱的圓柱表面設置有前螺紋,前螺母與前端柱進行螺紋連接,外圈與前螺母之間設置有前止松墊片、前壓緊塊;
所述的外圈的后端設置有后端柱,后端柱的圓柱表面設置有后螺紋,后螺母與后端柱進行螺紋連接,外圈與后螺母之間設置有后防松墊片、后螺母;
進一步的,所述的后端柱的末端與后連接桿通過螺紋連接固定;
所述的后連接桿具體地包括有后連接柱、桿體兩部分,后連接柱的中心設有螺紋口;桿體的柱身表面可選擇性地設置外螺紋;
外圈的上側表面布置有上防塵罩、下側表面布置有下防塵罩;
上防塵罩、下防塵罩的外形為波紋球形,球形的中心處設置有一圓形通孔,圓形通孔的孔壁端部嵌入到外圈與內圈之間的空腔中;
上防塵罩、下防塵罩采用橡膠材料制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金枝,未經鄭金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311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