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河口潮下帶生物監測網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09057.7 | 申請日: | 201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627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錦輝;吳建輝;劉健;趙晨;范厚勇;崔百惠;倪春華;徐嘉楠;鄭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
| 主分類號: | A01K80/00 | 分類號: | A01K8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墻 網衣 身網 下帶 本實用新型 監測網 河口 漏斗結構 圓形出口 組合漏斗 監測箱 迎流面 集魚 八字設置 高低不平 上下設置 水流方向 圓形入口 直線設置 作業環境 側面 浸沒 上端 漲潮 側網 沉子 分列 浮子 前部 收窄 下端 向后 鋼管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口潮下帶生物監測網,網墻由網衣和鋼管組成,網衣上端配有浮子,下端配有沉子,網墻分列兩側,呈八字設置,每側網墻分兩段直線設置,與漲潮或落潮的水流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0°和15°;身網分為前部的側面網衣和后部的組合漏斗結構兩個部分,側面網衣與網墻連接,組合漏斗結構由上下設置的至少2個單體漏斗結構組合而成,單體漏斗結構迎流面為方形入口,向后逐漸收窄,在后部呈一圓形出口;集魚監測箱在其迎流面設置與身網的圓形出口對應相連的圓形入口;網墻、身網、集魚監測箱均始終浸沒在水底。本實用新型能適應河口潮下帶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作業環境,起網速度快,具有不傷魚等諸多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監測網,具體來說,是一種河口潮下帶生物監測網。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河口潮下帶的生物監測,由于河口潮下帶作業環境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捕撈困難,而且現有的監測網起網速度較慢,對水生生物尤其中華鱘的損傷較嚴重,對于不同層深水域的通用性也較差。此外,防逃措施也有不足,可移動性能較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河口潮下帶生物監測網,能適應河口朝下帶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作業環境,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里達到最佳的起網速度,具有不傷魚等諸多優點,并可以捕撈各個層次水域的淡海水魚;在不破壞地方生態資源的情況下,完成生物資源監測任務。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河口潮下帶生物監測網,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相連的墻網、身網、集魚監測箱;所述網墻由網衣和鋼管組成,網衣上端配有浮子,下端配有沉子,網墻分列兩側,呈八字設置,每側網墻分為兩段直線,與漲潮或落潮的水流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0°和15°;底部網衣緊貼泥底;所述身網分為前部的側面網衣和后部的組合漏斗結構兩個部分,所述側面網衣與網墻連接,所述組合漏斗結構由上下設置的至少2個單體漏斗結構組合而成,單體漏斗結構外部由剛性框架支撐,其迎流面為方形入口,向后逐漸收窄,在后部呈一圓形出口;所述集魚監測箱呈長方體網箱結構,在其迎流面設置與身網的圓形出口對應相連的圓形入口;網墻、身網、集魚監測箱均始終浸沒在水底。
進一步的,集魚監測箱布設時按3.0m×3.0m打樁鋼管形成箱體,并懸掛固定網衣。
進一步的,網墻布設時,沿墻網方向每隔10m用鋼管固定墻網網衣;身網的前部兩側網衣布設時沿身網方向每隔10.0m打樁固定一根鋼管,用于懸掛和固定墻網。
進一步的,所述墻網單側網片縮結尺寸為120.0m×10.0m,裝配中水平縮結系數取0.707,網目大小3.0cm,網衣采用PE42tex6×3材料,網衣須配備足夠的浮子使浮子綱漂浮于水面,底部配備足夠的沉子使下綱沉底,上下綱采用PEФ3cm的繩索;每側墻網可分為2段,長度依次為90m和30m,形成寬111.6m長109.0m的墻網設置區域;墻網設置先緩后陡,利于誘導個體進入身網,呈直線狀,提升強度,墻網長120m,高10m。
進一步的,所述身網的網衣縮結尺寸為26.0m×10.0m,裝配中水平縮結系數取0.707,網目大小3.0cm,網衣采用PE42tex6×3材料;后部的組合漏斗結構由3個單體漏斗結構上下組合而成;單體漏斗結構外部由剛性框架支撐,外框架的尺寸為寬3.0m、高3.3m、長6.0m,使用直徑Ф2cm不銹鋼焊接預制,漏斗在其迎流面為3.0m×3.3m方形入口,在后部制作一直徑1.0m的圓形出口;使用網目尺寸2.0cm的網片拉緊后裝配制作單體漏斗結構的漏斗網,網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集魚監測箱的網箱框架尺度為長3.0m、寬3.0m、高10.0m;集魚監測箱網衣選材PE42tex8×3,網目大小2.0cm,裝配中水平縮結系數取0.707;在迎流面,離底1.0m、4.3m和7.6m位置設置縮結尺寸為直徑1.0m的入口,并與身網漏斗結構出口相對應的開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未經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090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