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904218.3 | 申請日: | 201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542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行尚;杰弗瑞·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嵐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 地址: | 21112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體通道 主流通道 檢測室 芯片 芯片本體 采樣口 多通道 微流道 連通 微流體檢測 快速檢測 電極 本實用新型 反應腔室 污染樣品 芯片結構 血液樣本 樣品腔室 檢測 進樣 樣本 消耗 分流 流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包括芯片本體,芯片本體上設置有芯片采樣口、多個相互獨立的檢測室和微流道,芯片采樣口通過微流道與檢測室連通,芯片本體還包括電極,檢測室與電極相連接;微流道包括一條主流通道和多個分微流體通道,主流通道的末端分流出多個分微流體通道,多個分微流體通道與多個相互獨立的檢測室一一對應連通;主流通道的另一端與芯片采樣口連通。通過設計主流通道和多個分微流體通道,用于引導血液樣本的流動,使得一個樣品腔室,能夠同時向多個反應腔室注入樣品且不污染樣品,易進樣,同時檢測多個樣本,具有多通道效果;芯片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檢測效率,減少了資源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
背景技術
微流體學是跨包括工程學、物理學、化學、微技術和生物技術的各種學科來應用的技術。微流體學涉及到對微量流體的研究以及對如何在諸如微流體芯片之類的各種微流體系統(tǒng)和設備中操縱、控制和使用這樣的少量流體的研究。例如:微流體生物芯片(被稱為“芯片實驗室”)在分子生物學領域中用于整合化驗操作,以用于諸如分析酶和DNA,檢測生物化學毒素和病原體、診斷疾病等目的。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當前微全分析系統(tǒng)(Miniaturized TotalAnalysis Systems)發(fā)展的熱點領域。微流控芯片分析以芯片為操作平臺,同時以分析化學為基礎,以微機電加工技術為依托,以微管道網絡為結構特征,以生命科學為目前主要應用對象,是當前微全分析系統(tǒng)領域發(fā)展的重點。它的目標是把整個化驗室的功能,包括采樣、稀釋、加試劑、反應、分離、檢測等集成在微芯片上。微流控芯片是微流控技術實現的主要平臺。其裝置特征主要是其容納流體的有效結構(通道、檢測室和其它某些功能部件)至少在一個緯度上為微米級尺度。由于微米級的結構,流體在其中顯示和產生了與宏觀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此發(fā)展出獨特的分析產生的性能。微流控芯片的特點及發(fā)展優(yōu)勢:微流控芯片具有液體流動可控、消耗試樣和試劑極少、分析速度成十倍上百倍地提高等特點,它可以在幾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進行上百個樣品的同時分析,并且可以在線實現樣品的預處理及分析全過程。其產生的應用目的是實現微全分析系統(tǒng)的終極目標-芯片實驗室,目前工作發(fā)展的重點應用領域是生命科學領域。
當前國際研究現狀:創(chuàng)新多集中于分離、檢測體系方面;對芯片上如何引入實際樣品分析的諸多問題,如樣品引入、換樣、前處理等有關研究還十分薄弱。它的發(fā)展依賴于多學科交叉的發(fā)展。
在中國專利文獻CN205361375U中,公開了一種微流體芯片,從下往上依次迭接有玻璃基板層、中間層和上蓋層,所述玻璃基板層、中間層與上蓋層相配合界定出封閉的環(huán)形的微流道和檢測室,所述微流道位于檢測室的外側,并與檢測室連通,所述上蓋層一側設有與微流道連通的流體注入口,所述上蓋層在微流道的另一端設有多個排氣孔。但上述技術方案檢測通量小,結構復雜成本高,進樣口設計不合理容易致樣本污染。
因此,有必要開發(fā)一種合理設計的進樣口避免樣本被污染且檢測通量大、檢測效率和精確度均高的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合理設計的進樣口避免樣本被污染且檢測通量大、檢測效率和精確度均高的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多通道快速檢測微流體檢測芯片,包括芯片本體,所述芯片本體上設置有芯片采樣口、多個相互獨立的檢測室和微流道,所述芯片采樣口通過微流道與所述檢測室連通,所述芯片本體還包括電極,所述檢測室與所述電極相連接;所述微流道包括一條主流通道和多個分微流體通道,所述主流通道的末端分流出多個所述分微流體通道,多個所述分微流體通道與多個相互獨立的檢測室一一對應連通;所述主流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芯片采樣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嵐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嵐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042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