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903670.8 | 申請日: | 201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640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童世杰;湯本洋;汪偉民;陳增寶;徐浩;谷風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1/20 | 分類號: | E21B31/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亞洲 | 
| 地址: | 234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繩 打撈裝置 打撈繩 本實用新型 引導裝置 打撈 地質水文 打撈鉤 第一端 孔側壁 側壁 塌孔 觀測 農作物 伸出 恢復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水文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包括設置在長觀孔側壁上的引導裝置,引導裝置上繞有打撈繩,打撈繩的第一端連接有打撈鉤,打撈繩的第二端從長觀孔伸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此打撈裝置可以很方便的將長觀孔測繩打撈出,大大縮短了更換測繩恢復觀測的周期,且打撈過程中,對長觀孔周邊的農作物及長觀孔的側壁破壞較小,避免了塌孔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質水文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地質水文遙測長觀孔測繩斷裂后的處理方法為通過鉆機鉆至斷裂的測繩處,通過旋轉使測繩纏繞在鉆桿上,然后將其提出。該技術主要缺點在于:施工工期長,打撈過程繁瑣,且打撈成本較高,還會破壞長觀孔周邊的農作物,更重要的是容易破壞長觀孔孔壁,使得長觀孔容易發(fā)生塌孔現(xiàn)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技術中長觀孔測繩打撈不便及打撈過程中破壞性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包括設置在長觀孔側壁上的引導裝置,引導裝置上繞有打撈繩,打撈繩的第一端連接有打撈鉤,打撈繩的第二端從長觀孔伸出。
優(yōu)化的,所述引導裝置為定滑輪。
優(yōu)化的,打撈繩的第一端位于長觀孔的中心。
優(yōu)化的,所述打撈繩為鋼絲繩。
優(yōu)化的,所述鋼絲繩的直徑為6mm。
優(yōu)化的,所述打撈鉤的下端為錐形,打撈鉤的側面設置有方向向上的倒刺。
優(yōu)化的,打撈繩的第二端繞在滾筒上。
優(yōu)化的,滾筒由驅動裝置驅動轉動。
優(yōu)化的,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此打撈裝置可以很方便的將長觀孔測繩打撈出,大大縮短了更換測繩恢復觀測的周期,且打撈過程中,對長觀孔周邊的農作物及長觀孔側壁破壞較小,避免了塌孔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定滑輪的設置可保證打撈時打撈鉤不破壞長觀孔側壁,同時可減少打撈過程中的牽引阻力,使打撈更加順暢;
3.電機驅動滾筒轉動,從而將打撈繩纏繞在滾筒上,降低了打撈人員的工作強度,使打撈更加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一種長觀孔測繩打撈裝置的示意圖;
其中,長觀孔側壁-1、測繩-2、引導裝置-3、打撈繩-4、打撈鉤-5、滾筒-6、驅動裝置-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036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