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02187.8 | 申請日: | 201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87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梁世鎮;汪艷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舟山市普陀區三潤漁業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氧裝置 漁業養殖 臭氧發生裝置 本實用新型 連接管 增壓機 魚池 氣泵 機械能 高壓交流電 臭氧出口 臭氧分子 高能離子 高壓電荷 高壓放電 介電陶瓷 生長緩慢 氧氣入口 氧氣輸送 輸氧 內電極 排氣管 外電極 氧分子 按鈕 電暈 離解 增氧 臭氧 加壓 聚合 氧氣 缺氧 水資源 壓縮 養殖 吸收 自由 | ||
1.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包括連接桿(1)、配重塊(2)、支撐環(3)、支撐桿(5)、電源接口(6)、浮塊(7)、支柱(8)、控制面板(9)、安裝板(10)、氣泵(11)、網體(12)、增壓機(13)、連接管(14)、排氣管(15)和按鈕(1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臭氧發生裝置(4),所述連接桿(1)頂部與支撐環(3)左端相焊接,所述配重塊(2)頂部與連接桿(1)底部相焊接,所述支撐桿(5)位于支撐環(3)頂部右側,并且與支撐環(3)頂部右側相焊接,所述網體(12)安裝于支撐桿(5)和支撐環(3)內側,所述浮塊(7)底部與支撐桿(5)頂部相插接,所述支柱(8)底部與浮塊(7)頂部右側相焊接,所述安裝板(10)安裝于浮塊(7)頂部左側,所述氣泵(11)位于安裝板(10)頂部前端,并且與安裝板(10)頂部前端相焊接,所述控制面板(9)安裝于安裝板(10)前端右側,所述按鈕(16)后端與控制面板(9)前端相插接,所述電源接口(6)安裝于安裝板(10)前端右下側,所述臭氧發生裝置(4)底部與連接管(14)前端頂部相插接,所述增壓機(13)安裝于連接管(14)左端,所述排氣管(15)上端與連接管(14)后端下側相插接,所述臭氧發生裝置(4)包括連接頭(401)、冷卻水出口(402)、臭氧出口(403)、保護框(404)、鋁合金散熱片(405)、外電極(406)、介電陶瓷管(407)、氧氣入口(408)、內電極(409)和冷卻水進口(410),所述臭氧出口(403)與連接管(14)前端頂部相插接,所述臭氧出口(403)下端與連接頭(401)上端中部相插接,所述保護框(404)安裝于連接頭(401)右端,所述鋁合金散熱片(405)上端與保護框(404)內部上端相粘接,所述外電極(406)安裝于鋁合金散熱片(405)下端,所述介電陶瓷管(407)上端與外電極(406)下端相粘接,所述氧氣入口(408)安裝于介電陶瓷管(407)下端,所述內電極(409)上端與氧氣入口(408)下端相粘接,所述冷卻水進口(410)安裝于內電極(409)下端,所述控制面板(9)通過控制器與氣泵(11)、增壓機(13)、按鈕(16)、外電極(406)和內電極(409)電連接,所述控制面板(9)通過電源接口(6)與外接電源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塊(2)呈長方體結構,并且配重塊(2)的數量大于2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合金散熱片(405)呈圓環柱結構,并且厚度為4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泵(11)上端設置有長條形散熱片,并且散熱片沿氣泵(11)外表面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9)上端共設置有兩個按鈕(16),并且按鈕(16)從上至下分別為啟動按鈕和停止按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漁業養殖供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8)的數量大于2個,并且沿浮塊(7)頂部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舟山市普陀區三潤漁業專業合作社,未經舟山市普陀區三潤漁業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0218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