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速3D打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01956.2 | 申請日: | 201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594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杜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映型三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4/124 | 分類號: | B29C64/124;B29C64/255;B29C64/30;B33Y30/0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松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透 樹脂槽 打印裝置 結構增強 打印 透氧材料 透光 線徑 本實用新型 抗變形能力 相鄰金屬線 網絡 打印平臺 堆疊方向 供氧裝置 抗剪性能 層疊式 傳統的 固化光 固化物 金屬線 包覆 粘黏 固化 光源 成功率 氧氣 保證 穿過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速3D打印裝置,包括打印平臺、樹脂槽和固化光源;所述樹脂槽的底部設置有穿透膜;所述穿透膜內設置有結構增強網絡,可以顯著增強穿透膜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能力,保證打印精度;所述穿透膜還包括透光透氧材料;所述透光透氧材料包覆設置在結構增強網絡周圍,保證下方的固化光和氧氣可以穿過樹脂槽的底部;通過穿透膜與供氧裝置配合,避免了固化物與樹脂槽底部粘黏;結構增強網絡內所用金屬線的線徑為0.005mm~0.02mm,相鄰金屬線間距為線徑的10~50倍;使用該高速3D打印裝置進行打印,相比于傳統的層疊式打印方式,其打印速度更快,成功率和精度更高,能有效克服堆疊方向上抗剪性能較差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速3D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3D打印作為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在近年來快速興起,發展迅速。其中,SLA(光敏樹脂選擇性固化)技術成型速度快,工作穩定性強,同時還具有極高的精度,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3D打印方法。但傳統的SLA技術還存在以下不足:(1)樹脂槽底部的防粘板與固化物之間仍會發生一定的粘黏,每打印一層就需要操作打印平臺抬升來使兩者分離,使工藝流程繁瑣,不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2)傳統的疊層打印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臺階效應,制約了打印精度的進一步提高;(3)通過疊層打印生產出的零件,在堆疊方向上的抗剪性能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品的應用范圍。所以有必要發明一種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的高速3D打印裝置。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的高速3D打印裝置。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3D打印裝置,包括打印平臺、樹脂槽和固化光源;所述打印平臺設置在樹脂槽上方,沿高度方向往復自由移動;所述固化光源設置在樹脂槽下方;所述樹脂槽的底部設置有穿透膜;所述穿透膜內設置有結構增強網絡。
進一步地,所述穿透膜還包括透光透氧材料;所述透光透氧材料包覆設置在結構增強網絡周圍。
進一步地,所述樹脂槽下方設置有槽底座;所述槽底座上端與穿透膜之間密封設置;所述槽底座內水平密封設置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槽底座和穿透膜共同圍成氧氣倉;所述氧氣倉的進氣端與供氧裝置的出氣端連通;所述供氧裝置向氧氣倉內加壓,驅動氧氣穿過透光透氧材料到達樹脂槽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結構增強網絡為金屬材質的網狀結構;所述透光透氧材料為硅膠。
進一步地,所述結構增強網絡由若干金屬線構成,所用金屬線的線徑為0.005mm~0.02mm。
進一步地,相鄰所述金屬線的間距為線徑的10~50倍。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3D打印裝置,包括打印平臺、樹脂槽和固化光源;所述樹脂槽的底部設置有穿透膜;所述穿透膜內設置有結構增強網絡,可以顯著增強穿透膜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能力,保證打印精度;所述穿透膜還包括透光透氧材料;所述透光透氧材料包覆設置在結構增強網絡周圍,保證下方的固化光和氧氣可以穿過樹脂槽的底部;通過穿透膜與供氧裝置配合,避免了固化物與樹脂槽底部粘黏;結構增強網絡內所用金屬線的線徑為0.005mm~0.02mm,相鄰金屬線間距為線徑的10~50倍;使用該高速3D打印裝置進行打印,相比于傳統的層疊式打印方式,其打印速度更快,成功率和精度更高,能有效克服堆疊方向上抗剪性能較差的缺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高速3D打印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穿透膜結構細節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映型三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映型三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019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