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驗室用碳硫分析儀尾氣凈化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88477.1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572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周海膺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9 | 分類號: | B01D53/79;B01D53/5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鄧小兵 |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收罐 排氣管 尾氣凈化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 進氣電磁閥 氣敏傳感器 碳硫分析儀 尾氣凈化 回氣管 進氣口 凈化處理效果 凈化處理裝置 尾氣處理裝置 回氣電磁閥 處理裝置 依次連接 依次設置 出氣管 出氣口 處理箱 尾氣 停留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驗室用碳硫分析儀尾氣凈化處理裝置,包括尾氣凈化處理箱,尾氣凈化處理箱內設置有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分別通過第一排氣管、第二排氣管依次連接,第一排氣管出氣口依次設置有第一氣敏傳感器和第一進氣電磁閥,第一氣敏傳感器和第一進氣電磁閥之間還設置有第一回氣管,第一回氣管的進氣口設置有第一回氣電磁閥,第二排氣管與第一排氣管采用相同結構,第三吸收罐設置有出氣管。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尾氣處理裝置處理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增加了氣體在凈化處理裝置中的停留時間,保證了有害氣體在處理裝置中被充分處理掉,提高了尾氣的凈化處理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室尾氣凈化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用碳硫分析儀,以及同類型氣體檢測分析儀的尾氣凈化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碳硫分析儀由“燃燒”和“檢測”兩部分構成,燃燒是將待檢測的樣品放在高溫爐中和助燃氣體或相關催化劑進行反應,待檢測樣品中一般含有碳、硫、氮等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生成的氣體被導入紅外吸收池中,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通過吸收池時,能產生強烈的光吸收,由探測器轉發為信號,經計算機輸出結果,但市面上所使用的碳硫分析儀大部分都未對檢測后的尾氣進行處理,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長期直接排放于空氣中,會污染實驗室內部空氣,危害人員的健康,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盡管目前出現了一些針對尾氣的處理裝置,但是其處理效果不是特別理想,不能保證各類有害氣體在尾氣處理裝置中被充分的吸收或反應掉。
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1320218618.6,公開日為2013年10月16日,專利名稱為“一種尾氣處理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為:包括氣體過濾筒、進氣接口、出氣接口、進氣蓋、出氣蓋,所述進氣接口通過進氣蓋與氣體過濾筒一端連接,所述出氣接口通過出氣蓋與氣體過濾筒另一端連接,所述氣體過濾筒內設置有氣體吸收劑,氣體過濾筒與進氣蓋和出氣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出氣接口與出氣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進氣接口與進氣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氣體吸收劑包括一氧化碳吸收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吸收劑,氧化氮、硫化氫、甲烷氣體吸收劑。該實用新型能夠有效控制高頻紅外碳硫儀、以及同類型檢測分析儀所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多種氣體在氣體過濾筒中采用吸收劑混合處理,由于氣體流動性強,氣體在過濾筒內的停留時間較為短暫,不能保證各類有害氣體被充分的吸收掉,處理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碳硫分析儀器尾氣處理裝置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實驗室用碳硫分析儀尾氣凈化處理裝置,解決了現有尾氣處理裝置處理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增加了氣體在凈化處理裝置中的停留時間,保證了有害氣體在處理裝置中被充分處理掉,提高了尾氣的凈化處理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實驗室用碳硫分析儀尾氣凈化處理裝置,包括尾氣凈化處理箱,所述尾氣凈化處理箱內設置有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分別通過第一排氣管和第二排氣管依次連接,第一排氣管出氣口依次設置有第一氣敏傳感器和第一進氣電磁閥,第一氣敏傳感器和第一進氣電磁閥之間還設置有第一回氣管,第一回氣管的進氣口設置有第一回氣電磁閥,所述第二排氣管的出氣口依次設置有第二氣敏傳感器和第二進氣電磁閥,第二氣敏傳感器和第二進氣電磁閥之間還設置有第二回氣管,第二回氣管的進氣口設置有第二回氣電磁閥,第三吸收罐設置有出氣管,所述第一氣敏傳感器、第二氣敏傳感器、第一進氣電磁閥、第二進氣電磁閥、第一回氣電磁閥和第二回氣電磁閥分別與PLC控制系統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均設置有排液閥,第一吸收罐的排液閥上端還設置有濾網。
優選地,所述出氣管的出氣口依次設置有分別與PLC控制系統連接的第三氣敏傳感器和出氣電磁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884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