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滾刀刀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82561.2 | 申請日: | 201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186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利強;馬鑫;張華芬;王樂;田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8 | 分類號: | E21D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刀圈 滾刀 刀具 本實用新型 一體化形成 環形間隙 限位塊 一體化 刀軸 隧道掘進設備 承載能力 一體形成 軸承間隔 可拆卸 可轉動 盾構 磨面 內壁 適配 外壁 磨損 施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滾刀刀具,屬于隧道掘進設備領域。該滾刀刀具包括刀軸、軸承和一體化刀圈;軸承包括:可轉動地套裝在刀軸上的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間隔相對,形成環形間隙。一體化刀圈包括:刀轂、一體化形成在刀轂外壁上的刀圈、一體化形成在刀轂內壁上的限位塊。刀轂可拆卸地套裝在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上,且,限位塊適配插入環形間隙內。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由刀轂和刀圈一體形成的一體化刀圈,強度較高,提高了滾刀刀具的承載能力,避免因推力不夠在連接處磨損導致磨面現象,提高盾構施工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掘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滾刀刀具。
背景技術
盾構機在掘進時,利用滾刀刀具擠壓巖石進行破巖,通過擠壓使巖石產生龜裂,逐漸剝離破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滾刀刀具。
現有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滾刀刀具:該刀具包括刀軸,由內自外順次套裝在刀軸上的軸承、刀轂、刀圈。刀軸前進時,軸承、刀轂、刀圈繞刀軸進行轉動,刀圈進行擠壓破巖。刀圈可拆卸套裝在刀轂上,便于磨損后更換刀圈。
設計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可拆卸刀圈的強度較低,對硬質巖層進行施工時,兩者的連接處易磨損變形,導致推進速度慢、頻繁換刀、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滾刀刀具,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滾刀刀具,包括刀軸、軸承,所述刀具還包括:一體化刀圈;
所述軸承包括:可轉動地套裝在所述刀軸上的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間隔相對,形成環形間隙;
所述一體化刀圈包括:刀轂、一體化形成在所述刀轂外壁上的刀圈、一體化形成在所述刀轂內壁上的限位塊;
所述刀轂可拆卸地套裝在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上,且,所述限位塊適配插入所述環形間隙內。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刀具還包括:端蓋;
所述端蓋包括第一端蓋、第二端蓋;
所述第一端蓋、所述第二端蓋分別可拆卸地套裝在所述刀軸的兩端;
所述第一端蓋與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刀轂的端面相抵;
所述第二端蓋與所述第二軸承和所述刀轂的端面相抵。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第一端蓋、所述第二端蓋分別以螺紋連接方式套裝在所述刀軸上。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第一端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軸承的內腔連通的加油口;
所述第二端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軸承的內腔連通的加油口;
所述加油口上可拆卸地設置有堵件。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第一軸承、所述第二軸承為推力軸承。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刀軸的中部設置有擋環;
所述擋環位于所述環形間隙內,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相抵。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刀轂的外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刀圈。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刀圈的自由端設置有耐磨塊。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刀圈與所述耐磨塊的表面上設置有耐磨涂層。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限位塊的側壁與所述環形間隙的內壁上設置有相適配的鎖緊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825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