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75279.1 | 申請日: | 2018-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68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彭琦;黃夏寅;唐超華;王建新;馬敏;王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04 | 分類號: | 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水帷幕 圍堰 土石圍堰 分倉 側面 覆土層 側壁 施工 本實用新型 整體穩定性 基坑 基坑側壁 隧道頂部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標高 海床 回填 擋水 隧道 銜接 延伸 規劃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回筑圍堰包括底部止水帷幕、側面止水帷幕、土石圍堰和頂部止水帷幕,底部止水帷幕自基坑坑底向下延伸;兩個側面止水帷幕分別自兩處基坑側壁的位置向外延伸至當前倉圍堰側壁,底部止水帷幕兩端分別連接于一個側面止水帷幕的底部;在隧道的頂部上回填覆土層至規劃海床標高,并在覆土層上施工土石圍堰;頂部止水帷幕設置于土石圍堰內,且自隧道頂部向上延伸至土石圍堰的頂部,兩端分別連接于兩當前倉圍堰側壁上,且兩個側面止水帷幕的頂部均連接于頂部止水帷幕的底部。該回筑圍堰,實現了有效銜接分倉圍堰,充分保證分倉圍堰的擋水效果和整體穩定性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底隧道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和交通需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工和建設了一大批海底市政隧道,如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深圳媽灣跨海通道、深圳海濱大道海底隧道等;且隧道斷面大跨度化、長距離化的趨勢明顯,雙向六車道、雙向八車道斷面屢見不鮮,深圳海濱大道隧道在海底出入口銜接段單孔凈跨達到了27m,其海底段隧道長度也達到了1.6km,給隧道設計和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海底市政隧道的修建方法主要有盾構法、沉管法、礦山法和圍堰明挖法。礦山法和盾構法均須保證較大的覆土厚度,且地質條件對工程造價、工期及施工安全等影響較大;沉管法施工要求隧道場地開闊以滿足沉管沉放錨定的作業需求;同時盾構法隧道與沉管法隧道斷面形式固定,須采用其它工法施工地下匝道及出入口過渡段才能充分與其它市政道路進行銜接;而明挖法適應性強,基本不受斷面形式、隧道埋深、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因此,圍堰明挖法在海底市政隧道施工中具有顯著優勢。圍堰是指在水中建造永久性建(構)筑物時,為防止水和土進入建(構)筑物施工場地而修建的臨時性圍護結構。目前國內采用圍堰明挖法施工的隧道均通過在隧址區修筑兩道海中圍堰,將該段海域的水力聯通疏導至新修建的導流渠,即一次圍堰明挖法。該方法對通航及海域生態影響較大,且隨著隧道長度的增加,圍堰結構安全風險也將大幅度增加。而采用明挖法施工的海底市政隧道一般位于近海淺灘區域,海域內有市政河流及排水渠道直接匯入,防洪要求高;施工時海域也需具備一定的通航能力,施工時需不中斷航運;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家及社會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施工時亦需最大程度的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故長距離海底市政隧道圍堰明挖法施工時可以采用分倉分段形式施工隧道,在各施工段外側形成的封閉擋水圍堰即為分倉圍堰,而如何銜接轉換相鄰分倉圍堰并增強該銜接結構的止水性能是本領域的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通過該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有效銜接分倉圍堰,達到了有效簡化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進度、充分保證分倉圍堰的擋水效果和整體穩定性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海底隧道分倉施工的回筑圍堰,包括底部止水帷幕、側面止水帷幕、土石圍堰和頂部止水帷幕,所述底部止水帷幕自預設為隧道基坑坑底的位置向下延伸設置;所述側面止水帷幕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所述側面止水帷幕分別自兩處預設為隧道基坑側壁的位置向外延伸至當前倉圍堰的兩當前倉圍堰側壁,所述底部止水帷幕沿隧道寬度方向的兩端分別連接于一個所述側面止水帷幕的底部;當前倉圍堰內的隧道施工完成后,在當前倉圍堰內的隧道的頂部及所述側面止水帷幕的頂部上回填覆土層至規劃海床標高,所述土石圍堰設置于當前倉圍堰內的隧道頂部的覆土層上,所述土石圍堰的堰頂標高大于極端高水位;所述頂部止水帷幕設置于所述土石圍堰內,且所述頂部止水帷幕自隧道頂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土石圍堰的頂部,且所述頂部止水帷幕沿隧道寬度方向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兩當前倉圍堰側壁上,且兩個所述側面止水帷幕的頂部均連接于所述頂部止水帷幕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底部止水帷幕、所述側面止水帷幕和所述頂部止水帷幕均為沿隧道延伸方向多排緊密連接的旋噴樁或多排緊密連接的攪拌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752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土質邊坡的智能土工格柵
- 下一篇:一種海底大跨市政隧道擋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