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韌帶牽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61729.1 | 申請日: | 201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74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建峰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闞梓瑄;王衛忠 |
| 地址: | 10009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韌帶 勾狀部 彎折部 膝關節置換手術 韌帶牽引裝置 本實用新型 長條薄片狀 軟組織 牽引裝置 韌帶運動 手術操作 手術切口 手術視野 整體形成 逐漸變小 圓弧形 拉勾 牽拉 外彎 彎折 向后 延展 不銹鋼 下肢 牽引 對抗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韌帶牽引裝置,包括由不銹鋼制成的長條薄片狀的本體,所述本體的前端形成一圓弧形的勾狀部,后端形成向外彎折的彎折部,所述本體的寬度由后向前逐漸變小,所述彎折部的彎折角度為110°至135°。用勾狀部勾住韌帶及軟組織,然后牽引韌帶運動,即可在不增加手術切口的同時,盡量延展擴大手術窗口,方便手術操作。由于在本體的后端具有彎折部,使得本體整體形成彎撬,當本體前端勾住韌帶后,手可以與下肢接觸,形成支撐,有利于保持穩定。牽拉該牽引裝置即可使勾狀部向后偏,從而擴大手術視野,同時避免了拉勾與韌帶發生過度對抗,操作起來更省力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韌帶牽引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時,需要使韌帶向外延展,以在不增加手術切口的同時盡量擴大手術窗口。現有技術中使用的器械容易與韌帶發生過度對抗,造成韌帶損傷,而且,在使用時往往需要兩個甚至多個器械同時使用,必須雙手進行操作,無法穩定把持器械,而且阻礙手術視野。
在所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實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單手操作、能夠減少手術視野阻礙的用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韌帶牽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額外方面和優點將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將從描述中變得顯然,或者可以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而習得。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一種用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韌帶牽引裝置,包括由不銹鋼制成的長條薄片狀的本體,所述本體的前端形成一圓弧形的勾狀部,后端形成向外彎折的彎折部,所述本體的寬度由后向前逐漸變小,所述彎折部的彎折角度為110°至13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韌帶牽引裝置中,所述本體后端的至少部分底部包括凸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韌帶牽引裝置還包括綁帶及支架,所述綁帶一端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主體,所述綁帶另一端可拆卸的連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設置于所述本體下側,且所述支架活動的連接于所述本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本體后端設有第一連接耳,所述綁帶兩端開設多個孔洞,所述綁帶一端通過所述孔洞與所述第一連接耳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支架設有第二連接耳,所述綁帶另一端通過所述孔洞與所述第二連接耳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本體后端開設凹槽,所述支架包括螺桿,所述螺母設置于所述凹槽內所述螺桿通過所述螺母與所述本體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螺桿底部為平面設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彎折部的彎折角度為12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本體的前端設有向外偏斜的尖型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本體的后端設有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本體的厚度為1mm至2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勾狀部的彎曲半徑為15mm至 30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勾狀部的彎曲半徑為18mm。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建峰,未經孫建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617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用穿刺器的鎖緊機構
- 下一篇:提拉操作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