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57139.1 | 申請日: | 201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007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程前;劉永虎;劉漢超;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市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77 | 分類號: | A01K61/77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框架體 隔板 三棱柱 折疊 底板 本實用新型 等邊三角形 大小相等 海洋動物 海洋植物 三棱柱型 面積和 通透性 增殖礁 中心處 附著 腔室 軸向 側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殖礁包括框架體(1),所述的框架體(1)整體呈三棱柱型,且該框架體(1)的斷面呈等邊三角形,所述框架體(1)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底板(2),在框架體(1)內還設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位于框架體(1)軸向的中心處,所述隔板(3)將框架體(1)的內部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腔室。這是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能夠有效增加海洋植物附著面積和海洋動物躲避空間,通透性好、的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礁,特別是一種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
背景技術
由于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污染,我國近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修復近海水域生態環境、保護漁業資源、保持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面臨的迫切任務。發展海洋牧場是緩解漁業資源衰退、促進沿海漁場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而人工魚礁的投放是進行海洋牧場建設的一種重要工程內容。
出于對上述問題的認識,較多相關研究人員開始著手進行人工魚礁的設計與制造,并投放使用,希望最終形成由海藻產生成海藻林,為魚苗或貝類營造棲息的良好環境,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目前正在使用的人工魚礁結構外型主要有半球形結構、五邊形框架結構、四方形結構、階梯式結構和籠式結構等等。這些傳統的人工魚礁所為漁場的恢復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表面積利用不充分,附著能力不足,海藻不易扎根,難以作為魚苗或貝類棲息的良好環境,并為海生物提供所需的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能夠有效增加海洋植物附著面積和海洋動物躲避空間,通透性好的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礁包括框架體1,所述的框架體1整體呈三棱柱型,且該框架體1的斷面呈等邊三角形,所述框架體1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底板2,在框架體1內還設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位于框架體1軸向的中心處,所述隔板3將框架體1的內部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腔室,
所述的隔板3由依次拼接的四個拼板4組成,并且隔板3的整體輪廓呈等邊三角形狀,相鄰拼板4之間呈鈍角的夾角,且相鄰夾角的朝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種結構形式的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針對傳統人工魚礁在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設計出一種特殊的結構,它的整體為正三棱柱狀,而這個三棱柱的一個側面設有直接與海底接觸的底板,并且通過一個隔板將其內腔分為兩個部分,這兩部分內腔以及中間隔板的兩面,可以為海洋植物提供較大的附著面積,并且這個中間隔板采用折疊式設計,這樣可以盡可能的增大隔板兩面的附著面積,便于藻類藻類扎根,同時還能夠構建出魚苗或貝類棲息的良好環境,提供海洋生物所需的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并且這種人工魚礁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包括框架體1,這個框架體1整體呈三棱柱型,且該框架體1的斷面呈等邊三角形,在框架體1的一個側面上設置有底板2,在框架體1內還設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位于框架體1軸向的中心處,所述隔板3將框架體1的內部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腔室;
上述的隔板3由依次拼接的四個拼板4組成,并且這個隔板3的整體輪廓呈等邊三角形狀,而相鄰的拼板4之間構成夾角,這些夾角為鈍角,且相鄰夾角的朝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折疊三棱柱多功能礁的工作過程如下:使用時將其投放在目標海域,讓底板2與海底接觸,由于三棱柱型的框架體1的其它兩個側邊都沒有任何阻擋、是通透的,因此海水能夠順暢的在框架體1內部流動;同時位于框架體1內腔中的隔板3的兩側、底板2的頂面均能夠為海洋植物(藻類)提供較大的附著面積,由于隔板3由四塊互成角度的拼板組成,因此增大了隔板3兩面的附著面積,更有利于藻類的扎根與生長,為魚苗或貝類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構建出海洋生物所需的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市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未經大連市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571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層平臺式多功能礁
- 下一篇:一種使用方便的水產養殖喂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