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板臨時支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53858.6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732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德;葉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48 | 分類號: | E04G11/4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曉峰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時支撐結構 支撐 樓承板 支撐腳 腹板 本實用新型 工字鋼梁 側翼緣 第一板 高度可調節 垂直連接 建筑施工 樓板 側支撐 工字鋼 現澆 下層 架設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支撐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模板臨時支撐結構,其包括支撐本體,所述本體包括腹板,所述腹板下側垂直連接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兩端分別設置有支撐高度可調節的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分別支撐于H型鋼或者工字鋼下側翼緣板上,使得所述腹板支撐樓承板。本實用新型臨時支撐結構兩端架設在H型鋼或者工字鋼梁的下側翼緣板上方,臨時支撐結構上側支撐樓承板,結構簡單穩定,不受下層現澆樓板的影響,能夠快速的對樓承板支撐,通過調節支撐腳的支撐高度可以實現對不同高度的H型鋼或者工字鋼梁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支撐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模板臨時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鋼結構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的深入和對環保意識的增加,現有的鋼結構梁之間鋪設可拆卸式自承樓承板,通過鋼筋網架和可拆卸模板結合實現模板重復利用,同時鋼筋桁架端部與鋼結構梁焊接連接使得可拆卸式自承樓承板能夠實現3米以內無需支撐,減少水平結構施工時腳手架的使用。但是當跨度較大或者樓板澆筑較厚時樓承板中間部位需增加支撐提高樓承板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些根據設計需要或者樓承板跨度超過4米時需要支撐起拱,而現有的支架系統搭建比較麻煩同時需要下層澆筑的樓板養護到具有一定強度才能搭建,嚴重影響施工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是提供一種模板臨時支撐結構,其能夠實現鋼結構之間的樓承板的快速支撐,并且不受下層樓面板的影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模板臨時支撐結構,包括支撐本體,所述本體包括腹板,所述腹板下側垂直連接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兩端分別設置有支撐高度可調節的支撐腳,所述支撐腳分別支撐于H型鋼或者工字鋼下側翼緣板上,使得所述腹板支撐樓承板。
進一步地,所述每一支撐腳包括至少兩個螺紋桿,所述螺紋桿分別位于腹板左右兩側、其端部穿過第一板,所述每一螺紋桿設有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抵觸在所述第一板下側調整支撐腳的支撐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每一螺紋桿上設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與所述調整螺母位于第一板上下兩側,通過緊固固定螺母使得第一板與支撐腳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每一支撐腳底部設有墊板。
進一步地,所述腹板上側設有第二板,使用時所述第二板與樓承板抵觸,所述第二板兩端設有凹臺,所述凹臺位于H型鋼或者工字鋼上側翼緣板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腹板兩端分別設有端部板。
進一步地,所述腹板和所述第一板上設有若干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上設有若干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臨時支撐結構兩端架設在H型鋼或者工字鋼梁的下側翼緣板上方,臨時支撐結構上側支撐樓承板,結構簡單穩定,不受下層現澆樓板的影響,能夠快速的對樓承板支撐,通過調節支撐腳的支撐高度可以實現對不同高度的H型鋼或者工字鋼梁適用。
2.本實用新型支撐腳通過螺栓和調節螺母、緊固螺母的配合使得,支撐腳的支撐高度調節靈活方便,而且使得支撐結構穩定,通過設置墊板使得支撐腳更穩定,減少下側翼緣板的集中受力。
3.本實用新型通過上部設置第二板,使得臨時支撐結構與樓承板接觸面積更大,同時增加了臨時支撐結構的穩定性,通過凹臺的設置避免第二板兩端部與H型鋼或者工字鋼梁的上側翼緣板相干涉,設置端部板增加與螺栓連接的第一板的強度。
4.本實用新型設置若干通孔能夠減輕支撐本體的重量,使得臨時支撐件更輕便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臨時支撐結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臨時支撐結構使用時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538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