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53802.0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30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葉文華;陳亞松;劉榮華;李繼強;賈伯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華悅生態環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E03F5/1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黃河 |
| 地址: | 401146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池 初期雨水 雨水處理裝置 分層 分流處理系統 水處理 除污 嵌套 雨水分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 布水均勻性 水處理效率 石灰石 引流 沉淀效果 城市河道 地表水體 面源污染 筒狀結構 優化設計 整體設計 礫石 沉淀池 均衡性 面積和 嵌套的 雨水口 布水 層級 沸石 減小 連通 水體 | ||
1.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進行初期雨水分流的雨水分流裝置,以及用于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的雨水處理裝置;
所述雨水分流裝置的進水口與雨水收集管道相連通,雨水分流裝置的初期雨水出口與所述雨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口相連通,雨水分流裝置的余水溢流口和雨水處理裝置的出水口均連通至地表水體系統;
所述雨水處理裝置整體呈筒狀,且由內至外分層套設布置有逐層連通的沉淀池、礫石濾池、沸石濾池和石灰石濾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作為雨水處理裝置的進水口,所述石灰石濾池的排水口作為雨水處理裝置的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流裝置為中空結構,其中空空間內橫向設置有多孔漏水隔板將所述中空空間分為上部容水空腔和下部容水空腔,雨水分流裝置的進水口和余水溢流口均與所述上部容水空腔相連通,所述下部容水空腔的底部連通至雨水分流裝置的初期雨水出口,且初期雨水出口的通徑小于雨水分流裝置的進水口和余水溢流口的通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流裝置中,下部容水空腔內沿豎向交錯分布設置有多塊擋水隔板,每塊擋水隔板橫向布置,使得下部容水空腔被擋水隔板間隔形成蛇形回繞狀的流水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處理裝置由內至外依次通過第一層隔壁、第二層隔壁和第三層隔壁間隔形成沉淀池、礫石濾池、沸石濾池和石灰石濾池的分層容置空間,所述沉淀池的頂部開口形成入水口,所述第一層隔壁的頂部形成連通沉淀池與礫石濾池的第一過水堰口,所述第二層隔壁的底部設有連通礫石濾池與沸石濾池的過水通道,所述第三層隔壁的頂部形成連通沸石濾池與石灰石濾池的第二過水堰口,所述石灰石濾池的排水口設置于雨水處理裝置的外壁底部位置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內設置有由底面向上豎向延伸且呈筒狀的擋壁,將沉淀池分隔為套設布置的內層池和外層池,且沉淀池的入水口對應于所述內層池;所述擋壁的頂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層隔壁的頂部高度,且所述內層池和外層池的底部均設有能夠開合的排污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隔壁頂部邊緣呈鋸齒狀,第一層隔壁頂部邊緣的各齒部大小相同且水平分布。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層隔壁底部具有若干過水孔且沿周向均勻分布,形成連通礫石濾池與沸石濾池的過水通道,所述過水孔的孔徑小于礫石濾池和沸石濾池中的濾料粒徑。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層隔壁頂部邊緣呈鋸齒狀,第三層隔壁頂部邊緣的各齒部大小相同且水平分布。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初期雨水分流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礫石濾池中的濾料為礫石,濾料粒徑為16~32mm;所述沸石濾池中的濾料為斜發沸石或絲光沸石,濾料粒徑為8~16mm;所述石灰石濾池中的濾料為石灰石,濾料粒徑為8~16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華悅生態環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華悅生態環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5380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農業廢水回收處理重復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環保型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