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50205.2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583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C9/00 | 分類號: | A01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慶森 |
| 地址: | 2566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種盤 排種板 種子箱 單粒排種 蒜粒 本實用新型 排種槽 下種管 排出 排粒 轉軸 大蒜 播種 大蒜種植 回位彈簧 排種滑道 驅動齒輪 單粒 內壁 下端 配合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包括種子箱、排種板、凸輪、第一排種盤、第二排種盤以及下種管,特征在于:種子箱的下部設置有排種槽,排種板位于排種槽的底部,凸輪位于排種板的下方;種子箱的內壁與排種板之間經回位彈簧相連接;第一、第二排種盤的外緣上均開設有多個缺口,第一、第二排種盤通過轉軸設置于種子箱上,轉軸的下端固定有驅動齒輪。本實用新型的單粒排種機構,使排種滑道中的蒜粒進入第一、第二排種盤相配合的缺口中,進入缺口的蒜粒再落入下種管中,實現了蒜種的單粒排出,解決了現有大蒜種植裝置上的排粒機構不排粒或一次排多粒的問題,實現了每次僅排出一個蒜粒,有益效果顯著,適于應用推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可有效保證每次排出的蒜粒為單粒蒜瓣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
背景技術
大蒜在我國具有較廣面積的種植,大蒜中含有的物質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又具有防癌功效,使得大蒜成為一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食物。目前大蒜的栽種基本靠人工完成,首先利用農具刨坑或犁耕出一條淺溝,然后人工以鱗芽朝上的形式插入坑或淺溝中,然后用泥土填平并輕輕壓實,這種人工栽種的方式,不僅勞動量大,而且栽種效率也不高。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自動種植大蒜的機械裝置,由于結構的限制,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單次不排粒或排多個蒜粒的情形,導致利用機械裝置種植大蒜的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包括種子箱、排種板、凸輪、第一排種盤、第二排種盤以及下種管,種子箱中設置有存儲成粒蒜種的空腔;其特征在于:種子箱的下部設置有長條形的排種槽,排種板位于排種槽的底部,凸輪位于排種板的下方;排種板的一端鉸接于種子箱的內壁上,另一端的外側開設有出粒口,種子箱的內壁與排種板之間由迫使排種板始終壓向凸輪的回位彈簧相連接,種子箱上固定有驅使凸輪轉動的凸輪電機;
第一排種盤與第二排種盤以相接觸的形式設置于種子箱底部的同一平面內,第一排種盤、第二排種盤的外緣上均均勻開設有多個缺口,下種管的上端與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相接觸的部位相通,出粒口經傾斜的排種滑道與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接觸部位的一側相通;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均通過轉軸設置于種子箱上,轉軸的下端固定有驅動齒輪,兩轉軸上的驅動齒輪經兩過渡齒輪傳動連接,種子箱上固定有驅使一個驅動齒輪轉動的排種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出粒口和排種滑道的寬度均略大于單粒蒜高,為30~35mm;缺口在水平面內的長度大于單粒蒜寬、小于單粒蒜高,為20~25mm,缺口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單粒蒜寬,為15~20mm。
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所述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上所開設的缺口的數量均為8個,所述凸輪的轉動頻率為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轉動頻率的8倍。第一排種盤、第二排種盤以第一缺口相配合的形式接觸,同步轉動,從上向下看,第一排種盤17順時針轉,第二排種盤18逆時針轉。
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所述種子箱中設置有將成粒蒜種匯集至底部的斜板,種子箱的底部設置有兩側向中央傾斜的底板,排種槽開設于底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大蒜播種的單粒排種機構,由種子箱、排種板、凸輪、凸輪電機、第一和第二排種盤組成,在凸輪電機帶動凸輪轉動的過程中,每當凸輪轉動一周,即可使排種槽中的一個蒜粒經出粒口進入排種滑道中;在第一排種盤和第二排種盤同步轉動的過程中,可使排種滑道中的蒜粒進入第一、第二排種盤相配合的缺口中,進入缺口的蒜粒再落入下種管中,實現了蒜種的單粒排出,解決了現有大蒜種植裝置上的排粒機構不排粒或一次排多粒的問題,實現了每次僅排出一個蒜粒,有益效果顯著,適于應用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單粒排種機構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學院,未經濱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502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蒜播種的調向機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花卉移栽工作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