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40999.4 | 申請日: | 2018-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936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丹;康新;由翠青;欒倩千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5 | 分類號: | A61G7/05;A61H1/02 |
| 代理公司: | 齊齊哈爾鶴城專利事務所 23207 | 代理人: | 葉仲剛 |
| 地址: | 11600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裝置 錐齒輪 神經內科護理 手部護理裝置 螺紋筒 支撐板 轉動裝置 安裝架 右側面 左側面 嚙合 本實用新型 手部鍛煉 外表面卡 圓盤轉動 軸承內套 防滑墊 螺紋柱 上表面 舒適性 橫板 卡接 轉軸 左端 臥床 軸承 轉動 把手 | ||
1.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包括安裝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1)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軸承(3),所述第一軸承(3)內套接有螺紋筒(4),所述螺紋筒(4)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錐齒輪(5),所述第一錐齒輪(5)與第二錐齒輪(6)的外表面嚙合,所述第二錐齒輪(6)與傳動裝置(7)的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裝置(7)的左側面與支撐板(2)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裝置(7)的右端與轉動裝置(8)的左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螺紋筒(4)內螺紋連接有第一螺紋柱(9),所述第一螺紋柱(9)的頂端與橫板(10)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橫板(10)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三軸承(11),所述第三軸承(11)內套接有第二轉軸(12),所述第二轉軸(12)的頂端與圓盤(1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圓盤(13)的上表面卡接有第四軸承(14),所述第四軸承(14)內套接有第三轉軸(15),所述第三轉軸(15)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把手(17),所述橫板(10)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滑動裝置(18),所述滑動裝置(18)的底端與安裝架(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安裝架(1)內壁的右側面開設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9),所述滑塊(19)的左側面與擠壓板(21)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擠壓板(2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五軸承(22),所述第五軸承(22)內套接有第四轉軸(23),所述第四轉軸(23)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螺紋柱(24),所述第二螺紋柱(24)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紋帽(25),所述螺紋帽(25)卡接在安裝架(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螺紋柱(24)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三把手(2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7)包括第一轉軸(71),所述第一轉軸(71)的左端與第二錐齒輪(6)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71)的右端固定連接有轉動裝置(8),所述第一轉軸(7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軸承(73),所述第二軸承(73)卡接在固定板(72)的側面,所述固定板(72)的左側面與支撐板(2)的右側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裝置(8)包括轉盤(82),所述轉盤(82)的左側面與傳動裝置(7)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轉盤(82)的右側面偏心固定連接有第一把手(8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裝置(18)包括滑桿(181),所述滑桿(181)的底端與安裝架(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滑桿(181)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滑套(182),所述滑套(182)的右側面與橫板(10)的左側面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轉軸(15)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墊(16),且防滑墊(16)的材質為橡膠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內科護理用手部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板(21)的形狀為矩形,且擠壓板(21)的大小與安裝架(1)內壁的大小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未經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4099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潰瘍患者專用的被子支架
- 下一篇:顱底骨折腦脊液漏患者體位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