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21432.2 | 申請日: | 201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292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黨智勇;李洪;周偉;文秀兵;張浩;劉天蘋;蔣永金;蔣曉蓉;羅傳玲;劉正美;劉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4B2/58 | 分類號: | E04B2/58;E04C5/04;E04C5/065;E04C5/08;E04C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偉 |
| 地址: | 401122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墻 無粘結預應力筋 無粘結預應力 本實用新型 非預應力筋 混凝土墻體 錨固裝置 預應力筋 體內 豎向預應力筋 混凝土結構 粘結預應力 工字型鋼 整體粘結 水平向 筋壓 錨固 受力 豎筋 豎直 防腐 混凝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所述混凝土墻包括:混凝土墻體;非預應力筋網,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無粘結預應力筋束,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并位于所述非預應力筋網的內側;工字型鋼,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預應力筋束錨固裝置,用于錨固所述水平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及所述豎直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所述預應力筋束錨固裝置固設在所述混凝土墻體的邊沿處。本實用新型所述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解決現在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中采用有粘結預應力筋壓漿困難、豎向預應力筋防腐和豎筋與混凝土整體粘結受力得不到保障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型鋼混凝土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
背景技術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是混凝土內配置型鋼(軋制或焊接成型)和鋼筋的一種組合結構,與鋼結構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結構穩定性好,節約鋼材的優點,在工程中已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在一些對結構剛度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對于裂縫和變形的控制往往難以滿足要求,因此,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應運而生,它是在型鋼混凝土結構中施加預應力,從而提高結構的抗裂性能和抗變形能力。
近年來,在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中普遍采用的是有粘結預應力筋,在施工過程中,豎向預應力筋常因管道細長、間隙狹小、壓漿孔和出氣孔設置繁瑣且易撞損或堵塞而造成壓漿困難,甚至不能密實而起不到對豎向筋的防銹作用,更起不到粘結整體受力作用,這導致施工復雜、速度慢,并且預應力筋容易銹蝕以致有斷絲的危險,甚至影響結構的使用功能,這些缺陷從經濟上和技術上,阻礙了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在工程中的推廣和應用。
基于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人結合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所述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解決現在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結構中采用有粘結預應力筋壓漿困難、豎向預應力筋防腐和豎筋與混凝土整體粘結受力得不到保障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粘結預應力型鋼混凝土墻,包括:
混凝土墻體;
非預應力筋網,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所述非預應力筋網由水平向非預應力筋和與所述水平向非預應力筋綁扎的豎直向非預應力筋組成;
無粘結預應力筋束,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并位于所述非預應力筋網的內側,所述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包括水平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和與所述水平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綁扎的豎直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
工字型鋼,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
預應力筋束錨固裝置,用于錨固所述水平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及所述豎直向無粘結預應力筋束,所述預應力筋束錨固裝置能夠拆卸的固設在所述混凝土墻體的邊沿處。
優選的,所述非預應力筋網包括第一非預應力筋網和第二非預應力筋網,所述第一非預應力筋網和所述第二非預應力筋網分別設置在所述混凝土墻體內,所述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包括第一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和第二無粘結預應力筋束,所述第一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和所述第二無粘結預應力筋束位于所述第一非預應力筋網和第二非預應力筋網之間,所述第一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平行于所述第一非預應力筋網并位于所述第一非預應力筋網的內側,所述第二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平行于所述第二非預應力筋網并位于所述第二非預應力筋網的內側,所述工字型鋼包括若干獨立的工字型鋼單元,所述若干獨立的工字型鋼單元等距設置在所述第一無粘結預應力筋束和所述第二無粘結預應力筋束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未經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214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