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零件翻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20791.6 | 申請日: | 201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8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建明;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宏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48 | 分類號: | 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楊玉芳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整板 傾斜狀態 入料端 出料端 導向桿 零件翻轉裝置 變換機構 出料 本實用新型 調整組件 翻轉 延伸 移出 擠壓 配置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零件翻轉裝置,具有基座、配置于基座上且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傾斜狀態變換機構;傾斜狀態變換機構包含:調整組件,具有相連接的第一調整板和第二調整板,第一調整板和第二調整板分別自入料端延伸至出料端;導向桿,自入料端延伸至出料端;導向桿、第一調整板、第二調整板限定出一供零件活動的通道;所述零件能夠以第一傾斜狀態自入料端進入所述通道,且能夠以第二傾斜狀態自所述出料端移出;所述導向桿、第一調整板、第二調整板能夠在零件沿所述通道自入料端活動至出料端的過程中相配合擠壓所述零件,以使零件逐漸由第一傾斜狀態變換至第二傾斜狀態。相較于人工翻轉零件的方式,可確保調整后的零件的傾斜狀態都能夠相一致。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零件翻轉裝置,其能夠用以調整零件的傾斜狀態。
背景技術
在零件進行流水線加工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零件的傾斜狀態進行調整,以滿足加工設備或組裝設備對于零件傾斜狀態的需求。目前一般借由人工翻轉零件以調整傾斜的傾斜狀態,人工翻轉大批次零件的方式很難確保調整后的零件的傾斜狀態都能夠相一致。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申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零件翻轉裝置以解決現有的人工翻轉零件的方式所存在的不能確保調整后的零件的傾斜狀態都能夠相一致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零件翻轉裝置,具有基座、配置于基座上且具有入料端和出料端的傾斜狀態變換機構,所述傾斜狀態變換機構用以在零件自入料端活動至出料端的過程中調整零件的傾斜狀態;所述傾斜狀態變換機構包含:調整組件,具有相連接的第一調整板和第二調整板,第一調整板和第二調整板分別自入料端延伸至出料端;導向桿,自入料端延伸至出料端;導向桿、第一調整板、第二調整板限定出一供零件活動的通道;所述零件能夠以第一傾斜狀態自入料端進入所述通道,且能夠以第二傾斜狀態自所述出料端移出;所述導向桿、第一調整板、第二調整板能夠在零件沿所述通道自入料端活動至出料端的過程中相配合擠壓所述零件,以使零件逐漸由第一傾斜狀態變換至第二傾斜狀態。
較佳地,所述第一調整板用以擠壓所述零件的表面自入料端向出料端由豎直延展的表面逐漸變換至水平延展的表面,所述第二調整板用以擠壓所述零件6的表面自入料端向出料端由水平延展的表面逐漸變換至豎直延展的表面。
較佳地,所述導向桿為自入料端延伸至出料端的弧形桿。
較佳地,所述基座包含多個支撐座,該多個支撐座自入料端向出料端依次間隔配置;第一調整板、第二調整板和導向桿配置于該多個支撐座上,且各支撐座具有第一調整板和第二調整板輪廓相適配的支撐部。
較佳地,所述多個支撐座配置于條形的支板上,所述支板配置于底座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術效果:本申請零件翻轉裝置的傾斜狀態變換機構能夠確保各零件以第一傾斜狀態自入料端流入后僅能以第二傾斜狀態自出料端流出,相較于人工翻轉零件的方式,可確保調整后的零件的傾斜狀態都能夠相一致。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分別繪示了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零件翻轉裝置不同視角下的示意圖;
圖3繪示了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零件翻轉裝置的分解圖;
圖4繪示了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零件的示意圖;
圖5繪示了本申請一實施例的調整組件的示意圖;
圖6和圖7分別繪示了不同視角下零件自入料端沿傾斜狀態變換機構活動至出料端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宏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宏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207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棒料端面換位裝置
- 下一篇:標記裝置及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