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焊輪打磨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13101.4 | 申請日: | 201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46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亞明 |
| 主分類號: | B23K11/30 | 分類號: | B23K11/30;B23D67/10;B23K11/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項乾光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馬光輝 |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孝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輪 銼刀 磨削 上下往復運動 打磨機構 伸縮部件 支撐板座 打磨 機械加工技術 夾具 本實用新型 導軌固定板 被動驅動 部件鉸接 動力滑塊 技術效果 夾具轉軸 驅動動力 報廢率 側連接 導電箱 冷卻盤 前夾具 驅動力 伸縮軸 粘附的 導軌 焊渣 滑塊 下端 自動化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焊輪打磨機構,焊輪安在導電箱冷卻盤上,打磨機構包括支撐板座、打磨銼刀、上下往復運動部件和左右動力伸縮部件,上下往復運動部件鉸接在支撐板座的上側,包括前夾具、后夾具、往復運動動力、伸縮軸和夾具轉軸,左右動力伸縮部件連接在支撐板座的下側,打磨銼刀的左側連接在左右動力伸縮部件的右端、打磨銼刀的后側連接在上下往復運動部件的下端,包括驅動動力、動力滑塊、導軌、導軌固定板和銼刀滑塊,能實現連續磨削焊輪上粘附的焊渣,具有實現自動化、磨削精確度高的技術效果,降低焊輪磨削的報廢率,能有效保證磨削完的焊輪滾焊的工件質量更好,此機構實用于焊輪驅動力比較小或被動驅動的場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焊輪打磨機構,該焊輪打磨機構主要適用于電阻焊弧焊和表面處理等技術崗位。
背景技術
滾焊又稱縫焊,是指焊件在滾輪帶動下前進,電流以特定方式接通,最終形成連續的焊縫的焊接方法。它是電阻焊的一種,焊接時,焊件以重疊方式置于兩滾輪電極之間,滾輪加壓焊件并轉動,連續以特定的方式送電,形成一條連續焊縫。相對點焊而言,縫焊是用一對滾盤電極代替點焊的圓柱形電極,與工件作相對運動,從而產生一個個熔核相互搭疊的密封焊縫的焊接方法。縫焊廣泛應用于油桶、罐頭罐、暖氣片、飛機和汽車油箱,以及噴氣發動機、火箭、導彈中密封容器的薄板焊。
汽車油箱的滾焊,由于一般汽車油箱是1mm左右的上油箱和下油箱鋼板焊接,在焊接的時候是靠工人的手速和感覺來移動油箱進行縫焊,所以焊接過程不穩定,在滾焊過程中,表面飛濺大,焊輪焊接過后油箱鋼板上的磷化層和鍍鋅層以及其它雜質物會粘附在滾焊機的滾輪上,造成滾輪外圓直徑和光滑度都有嚴重的變形,對連續穩定的焊接造成困難;另外(1)由于是移動油箱,所以易造成焊輪位置偏位,焊輪容易碰到油箱其他部位,引發打火飛濺;由于手移動位置的偏差,在完成一周焊接后,會造成焊縫首尾搭接不一致,焊縫密封性達不到要求;(2)由于焊輪上粘附其他雜質,會造成部分焊點處壓痕過深,導致焊縫質量差,甚至出現局部燒穿,由此形成的焊縫質量差,無法使油箱達到檢驗氣壓試驗的要求;(3)由于制作油箱的材質和拉伸上下油箱模具、人工較貴,若出現燒穿等現象,產品直接報廢,從而增加產品成本,所以必須要及時清除焊輪上的雜質物,才能保證焊接的質量和效率,減少成本。再加上目前現有的機械仿形縫焊機也因修刀不良,制使不能長時間連續焊接,需手動修刀后才能繼續工作。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針對上述焊輪上易粘附雜質物的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方案是:采用一種磨削焊輪上焊渣的修刀機構,如圖1所示,該修刀機構包括氣缸1、支撐架2、修刀3、螺柱軸承4以及滑塊5,滑塊5是用于固定修刀3和螺柱軸承4的;支撐架2的下方通過側面滑槽滑動連接著滑塊5、上方固定著氣缸1,氣缸1的伸縮桿連接在滑塊5上,從而帶動滑塊5上下滑動,螺柱軸承4固定在滑塊5的左下方,修刀3固定在滑塊5的正下方,螺柱軸承4和修刀3同時下移作用在焊輪6的外徑上,通過不停的轉動焊輪6使得修刀3磨削粘附在焊輪6上的焊渣。
雖然上述現有技術能對焊輪進行自動焊渣磨削,但是,由于螺柱軸承4和修刀5是固定在同一個滑塊上的,在氣缸的作用下同時往下運動,螺柱軸承4和修刀5相對于焊輪會出現如下兩種問題:
(1)螺柱軸承的作用是抵住焊輪且隨著焊輪一起旋轉,產生了一個擠壓修刀不晃動、不偏心運動的作用力F1,F1的作用力始終朝向焊輪的圓心位置,而修刀同樣連接在滑塊上的對焊輪進行打磨,但是打磨的作用力F2偏移焊輪的圓心,因為修刀和螺柱軸承安裝呈一定角度,當氣缸推進兩者作用在焊輪上時,如果焊輪磨損后變小,從位置a至位置b之間的間距不相同,兩者會產生不一樣的補償距離(如圖2所示的補償距離示意圖,h1是螺柱軸承的作用于焊輪上的運動距離,h2是修刀作用于焊輪上的運動距離,從兩者的運動距離來看h2>h1的補償距離),該補償距離會導致焊輪磨削不平整,而這個補償距離是不能自動調整,一般會在磨削數次過后人工調整螺柱軸承和修刀的補償距離,人工調整導致精確量降低,最終多次磨削過后會造成焊輪外徑不均勻,易變形,還不能使焊輪一次修復到位,如再使用該變形后的焊輪導致焊接出來的焊接件會出現壓痕過深、局部燒穿等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亞明,未經王亞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131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調節焊接加壓頭位置和角度的滑臺
- 下一篇:一種點焊機的送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