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瓶蓋機的圓周面旋轉式多壓力油路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12419.0 | 申請日: | 201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72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賢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黃巖凱普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24 | 分類號: | B29C33/24;B29C43/36;F15B13/02;B29L31/5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關壽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壓油槽 進出油孔 相通 高壓油槽 回油槽 下模板 定軸 分配 高壓油孔 壓力油路 低壓力 低壓油 回油孔 瓶蓋機 上模板 下油管 旋轉式 圓周面 油缸 油孔 油缸安裝孔 油分配環 安裝孔 連接環 上油管 定模 外壁 轉軸 | ||
瓶蓋機的圓周面旋轉式多壓力油路機構,包括上、下模板之間制連接環,上模板中設油分配環,上模板中開定模安裝孔中設定模,下模板連轉軸,下模板中開油缸安裝孔中設油缸,油缸連上、下油管,油分配環中開有上、下進出油孔,上進出油孔與上油管相通,下進出油孔與下油管相通,其特征在于油分配環中設油分配定軸,油分配定軸中開第一低壓力油孔、回油孔、第二低壓油孔和高壓油孔,油分配定軸外壁開第一低壓油槽、回油槽、第二低壓油槽和高壓油槽,第一低壓油槽與第一低壓力油孔和上進出油孔相通,回油槽與回油孔相通,第二低壓油槽與第二低壓油孔相通,高壓油槽與高壓油孔相通,回油槽、第二低壓油槽和高壓油槽分別與下進出油孔相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瓶蓋機,特別是涉及瓶蓋機的圓周面旋轉式多壓力油路機構。
背景技術
用于制造礦泉水瓶和油瓶等瓶蓋的設備,在成型過程中包括擠塑機構、模壓機構、切環機構和折邊機構等,由擠塑機構擠出熱熔的膠料經刮料機構將擠出料送到模壓機構的模具中,經模壓成型的瓶蓋經脫模裝置從上模中脫出。其中模壓機構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中設置定模,下模板中設置油缸,油缸上設置動模,當熱融的塑料落到動模上后,由油缸帶動動模向上與定模合模,從而得到模壓成型的瓶蓋。已有模壓機構中的油缸通過設置換向閥進行油壓的換向,實現高壓油路和回油油路的換向(即下模要向上合模時,油缸下腔中通入8MPa的高壓油液,油缸的上腔回油,高壓油液推動活塞桿向上移動,使模具合模;當下模要向下開模時,通過換向閥對油壓進行換向,使油缸的下腔回油,油缸的上腔通入8MPa的高壓油液,使模具開模),該結構的油壓變換單一,在合模或開模時直接通入8MPa的高壓油液,壓力高,導致油缸以及模具開合模動作的沖擊力大,使用壽命短,合模動作產生的噪音響,而換向閥易磨損,配件更換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對油缸和模具的沖擊小,合模噪音低,保證使用壽命,降低機器功率和能耗,油泵排量減少,結構簡單,降低制造成本,使整機體積更加緊湊的瓶蓋機的圓周面旋轉式多壓力油路機構。
本實用新型瓶蓋機的圓周面旋轉式多壓力油路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下模板之間制有連接環,在上模板中設置油分配環,上模板中開有定模安裝孔,定模安裝孔中設置定模,下模板連接轉軸,下模板中開有油缸安裝孔,油缸安裝孔中設置油缸,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動模,油缸連接上油管和下油管,在油分配環中開有上進出油孔和下進出油孔,上進出油孔與上油管相通,下進出油孔與下油管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分配環中設置油分配定軸,油分配軸上設置卡位塊,油分配軸與卡位塊相固定,油分配定軸中開有第一低壓力油孔、回油孔、第二低壓油孔和高壓油孔,油分配定軸的外壁開有第一低壓油槽、回油槽、第二低壓油槽和高壓油槽,其中回油槽、第二低壓油槽和高壓油槽在同一水平面,第一低壓油槽與第一低壓力油孔和上進出油孔相通,回油槽與回油孔相通,第二低壓油槽與第二低壓油孔相通,高壓油槽與高壓油孔相通,回油槽、第二低壓油槽和高壓油槽分別與下進出油孔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黃巖凱普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黃巖凱普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124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橡膠鞋底機中的模具前后位移軌道
- 下一篇:一種快速換模鞋底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