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加密指紋模組的指紋門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07543.8 | 申請日: | 2018-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401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錢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晟元數據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趙芳;張瑜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組 指紋門禁系統 指紋 微處理器 電控鎖模塊 電源系統 加密指紋 鍵盤 微處理器連接 指紋處理模塊 本實用新型 設備合法性 安全加密 通信驗證 驗證設備 指紋特征 合法性 存儲 采集 管理 | ||
基于加密指紋模組的指紋門禁系統,包括微處理器、指紋模組、電控鎖模塊、鍵盤、電源系統,所述指紋模組、電控鎖模塊、鍵盤、電源系統均與微處理器連接,所述指紋模組包括:安全加密硬件,用于與微處理器通信驗證微處理器和指紋模組的設備合法性;指紋處理模塊,用于指紋特征的采集,識別,存儲,管理。本實用新型通過驗證設備的合法性來提高指紋門禁系統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指紋門禁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加密指紋模組的指紋門禁系統。
背景技術
指紋是手指末端正面皮膚上凸凹不平的紋路,盡管指紋只是人體皮膚的一小部分,但是,它蘊涵大量的信息,這些紋路在圖案、斷點和交點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信息處理中將它們稱作特征,醫學上已經證明這些特征對于每個手指都是不同的,而且這些特征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因此可以把一個人同他的指紋對應起來,通過比較他的指紋特征和預先保存的指紋特征,就可以驗證他的真實身份。指紋門禁系統的硬件主要由微處理器、指紋模組、液晶顯示模塊、鍵盤、實時時鐘/日歷芯片、電控鎖和電源等組成。微處理器作為系統的上位機,是整個系統微處理器。指紋模組主要完成指紋特征的注冊、驗證、存儲、刪除等功能。
在指紋門禁系統的微處理器與指紋模組端通信時,一般是以明文形式傳輸。少數產品為了保障安全性,會利用加密算法對通信數據進行加密,加密方式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是對所有通信數據都進行加密。首先,每次對通信數據加解密對交互速度有影響,其次,相比對稱加密算法,非對稱加密算法速度更慢,這就導致加密算法只能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加密算法的安全性會受到限制。
第二種是微處理器和指紋模組端之間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簽名驗證,一般設定在注冊或者驗證的開始和結尾處。相比第一種方式,加解密次數減少了,交互速度有了極大改善。但是在兩次簽名驗證之間,如果接入非法主控或者指紋模組,會有安全隱患。
目前指紋門禁系統以手指取代傳統的鑰匙,操作十分簡便,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F有技術的缺點如下:
1、多數產品的微處理器與指紋模組端通信時以明文形式傳輸,不能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2、在加入加密算法后,頻繁的加解密保證了信息安全,但系統的執行速度有所降低;
3、在加入加密算法后,特定的加解密之間,容易接入非法設備,存在安全漏洞;
4、加密方式簡單、單一;
5、雖同是硬件加密,但部分產品容易破解。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在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性高、靈活性好、時效性好、響應速度快的基于加密指紋模組的指紋門禁系統。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基于加密指紋模組的指紋門禁系統,包括微處理器、指紋模組、電控鎖模塊、鍵盤、電源系統,所述指紋模組、電控鎖模塊、鍵盤、電源系統均與微處理器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模組包括:
安全加密硬件,用于與微處理器通信驗證微處理器和指紋模組的設備合法性;指紋處理模塊,用于指紋特征的采集,識別,存儲,管理。
進一步,所述安全加密硬件采用硬件加密芯片,本實用新型的加解密操作都是在硬件加密芯片中進行,保證了系統的響應速度。
進一步,所述安全加密硬件與微處理器之間是密文傳輸。
進一步,所述微處理器上還連接有時鐘模塊和液晶顯示模塊,時鐘模塊為系統提供精確的時鐘信號,在使用過程中,系統可以通過液晶顯示模塊顯示。
進一步,所述指紋門禁系統還包括機械結構,所述機械結構包括殼體、結構固定件、機械固定件,所述微處理器、指紋模組、電控鎖模塊、鍵盤、電源系統是通過相應的結構固定件、機械固定件固定在殼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晟元數據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晟元數據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075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