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和多連桿獨立懸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96577.1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469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宋操;楊揚;孫玉;劉躍鵬;王寧武;封佳偉;柏華杰;劉春淼;于巨濱;黃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7/18 | 分類號: | B62D7/18;B60G3/18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旭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瑩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獨立懸架 多連桿 下控制臂 轉向節結構 本實用新型 襯套 驅動軸 減震器安裝部 軸承安裝部 上控制臂 安裝端 橫臂 夾緊 減小 受力 縱臂 開口 扭轉 貫穿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和多連桿獨立懸架,本實用新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包括形成有貫穿布置的驅動軸過孔的轉向節本體,環所述驅動軸過孔在所述轉向節本體上設有軸承安裝部,且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構造有上控制臂安裝部、下控制臂安裝部、減震器安裝部以及橫臂安裝部和縱臂安裝部,所述下控制臂安裝部為開口朝向于所述轉向節本體外側的U形,并可形成對所承裝的下控制臂的安裝端兩側的夾緊,而構成所述下控制臂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的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能夠減小下控制臂安裝襯套的扭轉角度,可改善安裝襯套的受力情況,而能夠提高安裝襯套使用的耐久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懸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同時,本實用新型也涉及一種裝設有該轉向節結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
背景技術
汽車懸架對平衡整車的操縱穩定性和舒適性至關重要,隨著汽車底盤動力學與懸架技術的發展,多連桿獨立懸架越來越受到汽車制造商的青睞,而轉向節作為連接車輪系統與懸架桿系的結構顯得尤為重要。轉向節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各控制臂的受力,并且各控制臂安裝位的安裝方式,同樣影響控制臂安裝襯套的受力形式與耐久性能,以及拆裝的方便性。
目前,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轉向節與下控制臂的連接方式多為懸臂式單側連接,下控制臂安裝襯套受力情況較為惡劣,容易導致安裝襯套出現疲勞開裂。此外,現有轉向節結構中減震器安裝螺栓距離橫臂上的螺旋彈簧也較近,在拆卸減震器時需先將螺旋彈簧取出,這就導致減震器拆卸困難,且對螺旋彈簧的使用壽命也很不利。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以期能夠解決現有多連桿獨立懸架中的轉向節結構所存在的至少一點不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連桿獨立懸架轉向節結構,包括形成有貫穿布置的驅動軸過孔的轉向節本體,環所述驅動軸過孔在所述轉向節本體上設有軸承安裝部,且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構造有上控制臂安裝部、下控制臂安裝部、減震器安裝部以及橫臂安裝部和縱臂安裝部,所述下控制臂安裝部為開口朝向于所述轉向節本體外側的U形,并可形成對所承裝的下控制臂的安裝端兩側的夾緊,而構成所述下控制臂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的安裝。
進一步的,所述下控制臂安裝部具有一體成型于所述轉向節本體的側部、并相對布置的第一懸臂和第二懸臂,且在所述第一懸臂與所述第二懸臂上同軸設置有下控制臂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減震器安裝部為形成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的減震器安裝螺紋孔,且因所述減震器安裝螺紋孔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外傾布置,而使適配于所述減震器安裝螺紋孔的減震器安裝螺栓的安裝方向、為避開由所述橫臂安裝部承裝的橫臂上的減振彈簧設置。
進一步的,環所述驅動軸過孔,于所述轉向節本體的底部形成有凸臺,所述軸承安裝部為貫穿所述凸臺及所述轉向節本體設置的軸承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外輪廓呈三角形狀,所述軸承安裝孔為分別于三角形狀的所述凸臺的各頂角處布置的多個。
進一步的,于所述驅動軸過孔的內壁上、且位于所述驅動軸過孔的遠離所述凸臺的一端設有排水槽。
進一步的,所述排水槽一體鑄造成型于所述驅動軸過孔的內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上控制臂安裝部與所述橫臂安裝部為形成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的安裝套管,所述縱臂安裝部為形成于所述轉向節本體上的縱臂安裝螺紋孔。
進一步的,所述縱臂安裝螺紋孔為呈三角形布置的多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965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