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房空調用防水圍堰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96572.9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358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恩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赫耳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00;F24F1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水槽 圍堰 防水 水位感應器 機房空調 技術方案要點 本實用新型 驅動報警器 感應信號 排水領域 下水管道 制冷設備 報警器 控制器 積水量 漏水口 漏水 外壁 積水 室外 疏通 報警 施工 應用 發現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房空調用防水圍堰,應用在制冷設備的排水領域中,解決了防水圍堰內積水過多造成漏水的技術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包括集水槽、設置在集水槽底部的漏水口,所述集水槽在內壁上設有水位感應器以及在集水槽的外壁上設有報警器與接收水位感應器感應信號以驅動報警器報警的控制器,可及時發現防水圍堰內的積水量,提醒施工工人及時疏通室外下水管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防水系統,特別涉及一種機房空調用防水圍堰。
背景技術
機房精密用空調漏水,不僅會造成室內濕噠噠,還會嚴重影響空調的制冷效果,減小了空調的使用壽命,成為不少數據中心運維者的煩心事。機房空調漏水的原因很多,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沿空調機安裝處周邊地坪需設置高約50mm的防水圍堰,溝底做漏水口,并與室外的下水管道相連通,以防止因空調機加濕器的進/排水管損壞漏水。
但是,當室外的下水管道發生堵塞時,防水圍堰內的積水無法排出,累積在防水圍堰內,當積水量較多時,從防水圍堰內溢出造成漏水。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房空調用防水圍堰,可及時發現防水圍堰內的積水量,及時疏通室外下水管道。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機房空調用防水圍堰,包括集水槽、設置在集水槽底部的漏水口,所述集水槽在近槽口的內壁上設有水位感應器以及在集水槽的外壁上設有報警器與接收水位感應器感應信號以驅動報警器報警的控制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集水槽用于收集空調排出的冷卻水,并將冷卻水引導下水管道中;水位感應器用于感應集水槽內的水位情況,水位感應器感應到異常水位的信號時將信號傳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報警器報警,從而能夠快速發現防水圍堰內積水異常的情況,使施工工人及時疏通下水管道,防止防水圍堰內積水溢出造成漏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集水槽內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集水槽分為內層與外層,所述內層與外層具有高度差,所述漏水口設置于內層與外層的底部,所述水位感應器設置在高度較低的內層內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冷卻水從內層底部的漏水口排出,漏水口連接下水管道,當內層漏水口被堵住時,冷卻水在內層中不斷堆積,當水位感應器感應到水位時,報警器會報警,提醒檢修人員進行檢修,積水繼續漫過分隔板進入外層中,從外層中漏水口排出,為檢修人員延長了檢修時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集水槽位于漏水口的上方設有自清掃裝置,所述自清掃裝置包括凸輪、驅動凸輪旋轉的驅動電機、偏心鉸接于凸輪上的連動桿、穿過集水槽外壁設置的擺桿,所述擺桿的一端與連動桿相鉸接、另一端連接有清潔刷頭,所述驅動電機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漏水口被堵住時,利用自清掃裝置對漏水口進行清掃,可實現自動清潔的功能;驅動電機依次驅動凸輪、連動桿與擺桿做往復運動,進而控制清潔刷頭對漏水口進行清理,自動化程度高,省時省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清潔刷頭包括與擺桿相連的支撐架、內嵌在支撐架內的硬質刷毛以及向硬質刷毛傳遞震動能量的振動電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硬質刷毛可將堵塞在漏水口處的石子泥土混合物進行清掃,同時,振動電機產生震動作用,可將堵塞在漏水口處的細雜質進行震落,從而進一步提高對漏水口的清潔能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集水槽的槽底設置為傾斜面,且靠近漏水口的一端高度較低。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集水槽的槽底設置為傾斜面,且靠近漏水口的一端高度較低,這樣的設計使得冷卻水全部集中漏水口一端,通過漏水口流向下水管道中,能夠及時排進集水槽中的冷卻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層的外壁上設有應急排水口,所述應急排水口內設有橡膠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赫耳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赫耳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9657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