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96419.6 | 申請日: | 2018-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10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昌平;黃超越;呂益兵;戴漢濤;李虎;宋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電晶超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9/28;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杜彬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桿 滑槽 立桿 內壁 支架 生態浮床 外壁 底板 活動相連 本實用新型 底板外壁 頂端安裝 連接固定 人工成本 支架展開 左右兩側 植株 套接 修剪 護理 節約 移動 配合 管理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壁的左右兩側均安裝有立桿,所述立桿的內壁設有滑槽,所述立桿的頂端安裝有第二轉桿,所述第二轉桿的外壁與立桿的內壁活動相連,所述滑槽的內壁安裝有第一轉桿,所述第一轉桿的外壁與滑槽的內壁活動相連,所述第一轉桿的外壁套接有支架。該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通過支架、第一轉桿、第二轉桿和第三轉桿之間的配合,支架能夠在第一轉桿、第二轉桿和第三轉桿的作用下,在滑槽內部移動,將支架展開或者收折,使支架能夠增加使用長度,將多個底板進行連接固定,從而增加適用面積,便于管理人員對植株的護理和修剪,節約了人工成本,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鎮用地及人口數量激增,城鎮規模及擴張速度加快,此過程必然伴隨著各類突出的環境問題,其中城鎮中小河道嚴重污染問題是政府及當地居民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河水渾濁不堪,水質指標嚴重超標,疾病傳播風險增大,沉水植物及魚類等水生生物大量消亡等問題,均嚴重影響著附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各地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其對昔日清水繞城的環境向往訴求常見諸于各大主流媒體報道,因此城鎮中小河道的治理已成為多數城鎮改善市容,建設和諧社會的頭等大事之一,在傳統河道綜合治理工作中,物理法和化學法常占據著主要地位(例如使用常規化學試劑進行底泥殺菌以及控制藍藻爆發等),該類治理模式固然工期短、收效快,但其對食物鏈各環節的生物包括人類,魚類等的潛在生態安全風險急劇增大,由于欠缺對治理效果的持續性思考,也未充分協調物化治理方法與生態系統健康問題,該類方法對中小型河道污染的治理效果往往不可持續,易反復并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已逐步被市場淘汰,而生態修復方法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生態規律,盡管見效慢,近年來已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和支持,在眾多生態修復方法體系中,水生植物生態浮床以其可吸收去除養分,高效降解有機質等多項生態作用,被大量用于地表水及污廢水等水體生態處理工程中,相對于大型植物床人工濕地,生態浮床具有不占用土地、造價低廉等特點,特別是在高濁度,底質條件差,有波浪存在的情況下,植物浮床相對于沉水植物的恢復實踐而言更具可行性和競爭力,而且兼具水生生物棲息地及景觀效果營造功能,因此被認為是一項高效水體生態修復技術,該技術對改善當地河道水質,實現水域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提升當地居民生態環境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河道生態修復工作中,盡管外源污染物的輸入控制至關重要,但待修復河道淤積底泥造成的二次污染源(內源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質的二次釋放問題亦不容忽視;然而目前大部分生態修復技術和工藝均僅關注于底泥的清理等,對底泥的合理處置等出路問題考慮甚少,目前通常僅將底泥資源化應用于制造輕質磚、陶粒、水泥及有機肥料等方面,由于底泥含水量較高,富含有機質、氮磷營養物質及礦物成分等,同時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含量亦常超出國家標準,其隨意堆置極易誘發嚴重污染事故,同時各地垃圾填埋場由于場地容量限制多不愿接納河湖清淤底泥,因此,國內較低的底泥處理消納能力與逐漸增多的底泥清淤量矛盾日益尖,而待修復河道清淤底泥的二次生態利用受到了人民的極大支持在現有技術中,例如申請號為201420028818.X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一用若干根密封的硬質管材圍成的矩形浮床本體,所述浮床本體中間放置有一通過繩索與浮床本體相連接并提供浮力的泡沫板,所述泡沫板上均勻制有若干個用于培育挺水植物的栽培穴,所述栽培穴中放置有挺水植物生長基質,所述泡沫板底部配置有一與浮床本體相連接并用于支撐泡沫板的泡沫板支撐網,該實用新型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存在很多不足與缺陷,在現有設備中,浮床本體的設計存在缺陷,使用時,浮床會受到水流的作用,漂浮在水中并隨波逐流,會影響河流的航道為船舶出航造成不便甚至船體損傷,管理人員需人工手動對其進行調節,增添了管理員的工作量和身體負擔,使管理員易感到身體疲勞的同時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針對這些情況,為避免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浮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電晶超照明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電晶超照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964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蜂巢狀垂直綠化種植盆及組合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玉米育種栽培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