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95629.3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31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榮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7/00 | 分類號: | B28B17/00;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30022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倒漿 平臺主體 漿料 泡沫混凝土板材 本實用新型 支撐柱 中心處 龍門吊 電機 頂端中心 均勻攪拌 支架安裝 攪拌軸 支撐桿 梯子 導料 漿管 欄桿 彎管 斜板 凝固 配合 生產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包括倒漿平臺主體、若干個支撐柱和梯子,倒漿平臺主體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設有支撐柱,倒漿平臺主體頂端的邊側均固定設有欄桿,倒漿平臺主體頂端的一側通過支架安裝有倒漿桶,倒漿桶頂端的邊側通過支撐桿固定設有頂板,頂板頂端的中心處安裝有電機,倒漿桶底端的中心處通過彎管安裝有導漿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倒漿桶一側頂部設有的斜板,可以實現導料,方便配合龍門吊將漿料倒入到倒漿桶的內部;頂板頂端中心處安裝的電機,在配合攪拌軸的使用下,可以對倒漿桶內部的漿料進行均勻攪拌,避免漿料凝固,保證倒漿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倒漿平臺,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
背景技術
泡沫混凝土是通過發泡機的發泡系統將發泡劑用機械方式充分發泡,并將泡沫與水泥漿均勻混合,然后進行現澆施工或模具成型,經自然養護所形成的一種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保溫材料。
在澆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倒漿平臺的使用,傳統的倒漿平臺在進行澆筑時,由于澆筑時間加長,倒漿桶內部的漿料容易沉淀、凝固,影響了倒漿質量,并且在倒漿過程中,倒漿速度和方向難以準確控制,倒漿容易過量,再次刮去就會造成了較多的浪費,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成本。
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倒漿平臺的功能,需要提供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是常規技術中倒漿平臺漿料容易沉淀和凝固、倒漿效率低、倒漿速度和方向難以準確控制、耗費人力刮去多余漿料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相比于常規技術,可以在倒漿的過程同時對漿料進行均勻攪拌、避免凝固、大大提高倒漿效率、便于控制倒漿速度和方向。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包括倒漿平臺主體、若干個支撐柱和梯子,所述倒漿平臺主體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設有支撐柱,所述倒漿平臺主體頂端的邊側均固定設有欄桿,所述倒漿平臺主體頂端的一側通過支架安裝有倒漿桶,所述倒漿桶頂端的邊側通過支撐桿固定設有頂板,所述頂板頂端的中心處安裝有電機,所述倒漿桶底端的中心處通過彎管安裝有導漿管,所述倒漿平臺主體頂端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矩形開槽,所述導漿管一端的兩側均安裝有一對出漿管,所述出漿管的中部安裝有手動閥,所述出漿管的一端安裝有出漿軟管,所述頂板頂端的一側安裝有開關,所述電機通過開關與電源電性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倒漿平臺主體一側的一端安裝有梯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貫穿頂板傳動連接有兩個攪拌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倒漿桶頂部的一側固定設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內部開設有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兩個所述矩形開槽分別置于導漿管的兩側,且所述出漿軟管貫穿矩形開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的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通過倒漿桶一側頂部設有的斜板,可以實現導料,方便配合龍門吊將漿料倒入到倒漿桶的內部。
2)本實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通過頂板頂端中心處安裝的電機,在配合攪拌軸的使用下,可以對倒漿桶內部的漿料進行均勻攪拌,避免漿料凝固,保證倒漿效果。
3)本實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板材生產用倒漿平臺,通過彎管與導漿管的配合使用,可以將倒漿桶內部的漿料導出,出漿管中部設有的手動閥可以便于控制倒漿進度,在配合出漿軟管的使用下,可以準確倒漿,便于控制出漿速度,避免噴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榮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長榮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956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