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含散熱結構的鑄造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92334.0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17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簡偉文;李俊濤;吳概;陳慶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6 | 分類號: | B22C9/06;B22C9/28;B22D2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34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陷腔 冷媒 模仁塊 板壁 散熱 面壁 冷媒通道 散熱結構 鑄造模具 蛇形 輸出口 輸入口 蓋板 造型 縱橫交錯布置 本實用新型 優化冷卻 鑄件型腔 鑄造鑄件 腔底壁 多排 蓋封 腔口 迂回 連通 流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含散熱結構的鑄造模具,包括有至少兩個模仁塊,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前造型面壁,全部所述模仁塊的前造型面壁圍成用于鑄造鑄件的鑄件型腔,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個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布置在所述前造型面壁的正后方,在所述凹陷腔內設置有多排散熱板壁,所述散熱板壁的根部直接連接到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上,所述散熱板壁縱橫交錯布置并在所述凹陷腔內形成能夠引導冷媒迂回并順序流動的蛇形冷媒通道;還包括有蓋封在所述凹陷腔的腔口部上的蓋板,在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冷媒輸入口和冷媒輸出口,所述冷媒輸入口和所述冷媒輸出口分別連通所述蛇形冷媒通道。這樣,能夠優化冷卻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模具上的側模,特別涉及一種含散熱結構的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想鑄造出無缺陷的鑄件,鑄造過程中控制鑄件厚大部位的模具溫度場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因此在鑄造模具上往往都配置有冷卻機構。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720753325.6中公開的一種便于散熱的風道蓋板成型模具,包括平行設置的動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所述動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側分別設有動模和定模,所述動模和定模之間形成有型腔。在所述定模上設有等間距布置的凹坑,在所述凹坑內設置有散熱片,所述散熱片的頂部設置有散熱針。還包括有第一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通道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有出水管。所述散熱片頂部的散熱針插接在所述凹坑內,而所述散熱片的尾部插接到所述第一散熱通道內。工作時,通過進水管向第一散熱通道提供冷水,所述散熱片的尾部浸泡在所述第一散熱通道內的冷水中。所述散熱片頂部的散熱針快速的將型腔處的熱量傳遞到所述散熱片的尾部,繼而傳遞到所述第一散熱通道內的冷水中,從而使所述型腔的熱量快速的散失,有效地保證了鑄件的成型質量。又或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620468207.6中的改進的風冷鑄造車輪模具,所述風冷點設置導熱裝置,導熱裝置由換熱基體4、散熱片5、排風槽6、進風管3組成。工作時,通過所述進風管3向所述排風槽6吹送冷風,并通過冷風與所述散熱片5、換熱基體4進行熱交換對鑄件進行冷卻出來。
發明內容
對上述兩個專利中所公開的冷卻機構進行多次試驗、分析后發現,上述兩種冷卻機構的冷卻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專利CN201620468207.6中的導熱裝置,通過所述進風管進入到所述排風槽內的氣流由于缺乏有效的導向將互相碰撞而出現不規則運動,形成極其復雜的、具有不相同的流動路徑的湍流。所述湍流不僅會拖緩冷卻氣體的整體流速而影響冷卻速度,還會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無序性而成形成冷卻盲區,使所述型腔的局部熱節區域處于高溫狀態而部分熱節區域處于冷卻狀態,冷卻不均勻。
鑒于此本發明對用于鑄造模具上的冷卻機構作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冷卻機構不僅具有優異的散熱結構,還能夠通過散熱結構對冷媒進行有序的引導。于是本發明提出一種含散熱結構的鑄造模具,包括有至少兩個模仁塊,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前造型面壁,全部所述模仁塊的前造型面壁圍成用于鑄造鑄件的鑄件型腔,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個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布置在所述前造型面壁的正后方,在所述凹陷腔內設置有多排散熱板壁,所述散熱板壁的根部直接連接到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上,所述散熱板壁縱橫交錯布置并在所述凹陷腔內形成能夠引導冷媒迂回并順序流動的蛇形冷媒通道;還包括有蓋封在所述凹陷腔的腔口部上的蓋板,在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冷媒輸入口和冷媒輸出口,所述冷媒輸入口和所述冷媒輸出口分別連通所述蛇形冷媒通道。
其中,所述前造型面壁是具有與所述鑄件的造型結構適配設置的工作面壁體,其可以為所述模仁塊自身所具有的面壁體,屬于一體成形于所述模仁塊上的壁體,還可以為采用分體結構并連接于所述模仁塊上的薄板件。全部所述模仁塊的前造型面壁圍成用于鑄造鑄件的鑄件型腔,這樣,所述模仁塊的前造型面壁實際上也就是所述鑄件型腔的腔壁。
其中,至少其中一個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凹陷腔。可以解讀為,在其中一個所述模仁塊上設置有凹陷腔,又或者在全部的所述模仁塊上都設置有凹陷腔。另外,所述凹陷腔是直接設置在所述模仁塊上的凹造型體,其可以通過銑刀、鉆刀等機加工的方式或鑄造的制造方式直接在所述模仁塊的壁體上加工出凹陷狀的空缺而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南海奔達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923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