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燈位旋轉燈塔對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88408.3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06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敬;李艷超;王慶;董芳;侯愛霞;楊名名;李彬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鄭海 |
| 地址: | 10001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燈塔 光敏傳感器 二維位置 空心陰極燈 透鏡 本實用新型 對光系統 光路系統 光源系統 控制系統 透鏡成像 漂移 電氣連接 光斑位置 量化檢測 原子化器 氬氫火焰 紫外光 偏移 工作位 自動化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燈位旋轉燈塔對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系統、光路系統、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及控制系統;光源系統包括旋轉燈塔及多個安裝于旋轉燈塔上的空心陰極燈;光路系統包括設于空心陰極燈與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之間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位于工作位上的空心陰極燈用于在旋轉燈塔工作時,使發出的光首先經所述第一透鏡成像在原子化器上方的氬氫火焰中心位置,然后經第二透鏡成像在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上;控制系統與旋轉燈塔及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電氣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傳統技術無法精確量化檢測光斑位置及偏移和紫外光強度漂移的問題,具有可精確控制、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具有較佳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分析儀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燈位旋轉燈塔對光系統。
背景技術
空心陰極燈具有光源能量強、譜線窄、壽命長、可調制、更換簡單以及成本低等優點,在原子光譜光譜類分析儀器上廣泛使用。
在實際分析過程中,由于不同的元素需要不同的空心陰極燈,因此更換空心陰極燈成為制約分析效率的主要因素。能夠安裝多個空心陰極燈的多燈位旋轉燈塔成為一種主要的解決方案。
傳統技術使用四象限探測器作為空心陰極燈的對光系統的解決手段,通過四個象限光電器件的信號相同達到對光的目的,但是存在無法精確量化光斑的二維坐標信息,光斑位置偏移時無法準確評估偏移量,進而無法快速高效修正偏移量等問題。由于四象限探測器僅對可見光響應,因此在實際用于光源發射的紫外光進行漂移校準時,不具備可操作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燈位旋轉燈塔對光系統、光斑位置監測和漂移校準方法,以解決傳統技術無法精確量化光斑的二維坐標信息,光斑位置偏移時無法準確評估偏移量,進而無法快速高效修正偏移量以及四象限探測器不能對紫外光進行漂移校準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燈位旋轉燈塔對光系統,包括光源系統、光路系統、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及控制系統;光源系統包括旋轉燈塔及多個安裝于旋轉燈塔上的空心陰極燈;光路系統包括設于空心陰極燈與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之間的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
位于工作位上的空心陰極燈用于在旋轉燈塔工作時,使發出的光首先經第一透鏡成像在原子化器上方的氬氫火焰中心位置,然后經第二透鏡成像在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上;
控制系統與旋轉燈塔及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電氣連接,用于根據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反饋的數據,控制工作位上的空心陰極燈轉動至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的二維坐標位置完成對光,并記錄當前坐標位置,作為下一次對光時調用的位置參數。
進一步地,第一透鏡為雙凸石英透鏡,焦距為5~50mm。
進一步地,第二透鏡為凸石英透鏡,焦距為3~50mm。
進一步地,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的光敏面為2×2~10×10(mm×mm)。
進一步地,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的位置分辨率為0.2~2μm。
進一步地,空心陰極燈的數量為六個。
進一步地,光路系統還包括紫外光敏轉換器,紫外光敏轉換器設于第二透鏡與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之間,用于將空心陰極燈發出的紫外光轉變為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敏感的可見光;
控制系統還用于監測可見光光強變化,通過實時改變空心陰極燈電流,使光強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以進行空心陰極燈光源漂移校準。
進一步地,控制系統還用于在空心陰極燈長期工作時,通過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反饋的信息實時監測光斑位置在二維位置光敏傳感器的二維坐標。
進一步地,紫外光敏轉換器為鍍膜石英片。
進一步地,鍍膜石英片的鍍膜材料為LumogenYellow S 07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884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