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井下運輸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82369.6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466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斌;王軍明;平建明;夏羅威;閆曉明;常忠孝;張洪彬;侯培德;原磊明;趙建貴;田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凌志達煤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3/00 | 分類號: | B60P3/00;B62D33/02;B62D33/027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錦超;吳立 |
| 地址: | 046606***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斗 運輸車 地面距離 井下 車頭 本實用新型 井下運輸 吊運 搬運 兩側設置 行走機構 車輪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井下運輸車,屬于井下運輸裝備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離地面距離短,吊運難度小,搬運方便的運輸車;解決該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井下運輸車,包括車斗和車頭,車頭與車斗相連,車斗后方兩側設置有車輪,車斗下方與地面距離為20~30cm,車頭下方設置有行走機構,由于車斗下方與地面距離很短,吊運或搬運均很方便,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井下運輸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井下運輸車,屬于井下運輸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井下運輸車一般是用于將井下設備搬家運輸,目前主要是采用起吊的方式,將井下設備吊運至運輸車中,吊運車車斗離地面一般都比較高,導致吊運難度較大,吊運高度較高,吊運成本高,井下作業環境惡劣,吊裝設備安裝不便,安全隱患大,需要一種車斗離地面距離短,吊運高度低,吊運難度小,搬運方便的運輸車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離地面距離短,吊運難度小,搬運方便的運輸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井下運輸車,包括車斗和車頭,車頭與車斗相連,車斗后方兩側設置有車輪,車斗下方與地面距離為20~30cm,車頭下方設置有行走機構。
所述的車斗與車輪之間通過銷軸相連。
所述的車斗在車斗與車輪相連的位置設置有面向車斗內部的凹型槽,所述的車輪設置在凹槽中,所述的銷軸設置在凹槽上,所述的銷軸與車斗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的車斗后方設置有護欄。
所述的行走機構為履帶式行走機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車斗與地面的距離為20~30cm,距離很短,搬運或者吊運設備均很方便,吊運難度低,同時在后方設置有護欄,可以防止搬運設備掉落,同時護欄也可以起到推移坡的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中1為車斗、2為車輪、3為護欄、4為銷軸、5為車頭、6為行走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井下運輸車,包括車斗1和車頭5,車頭5與車斗1相連,車斗1后方兩側設置有車輪2,車斗1下方與地面距離為20~30cm,車頭5下方設置有行走機構6,所述的車斗1與車輪2之間通過銷軸4相連,車斗1在車斗1與車輪2相連的位置設置有面向車斗1內部的凹型槽,所述的車輪2設置在凹槽中,所述的銷軸4設置在凹槽上,所述的銷軸4與車斗1為一體式結構,車斗1后方設置有護欄3,行走機構6為履帶式行走機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車斗1離地面距離為20~30cm,同時車輪2與車斗之間為活動連接,只有在車斗1被車頭5牽引時才可以進行移動,結構簡單,同時車斗后方設置有護欄3,在搬運的時候將護欄3放下,可以起到牽引坡的作用,同時護欄在設備裝運后,還可以起到防止設備掉落的作用。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凌志達煤業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凌志達煤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823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移動車載屏蔽室的車廂
- 下一篇:一種隧道移動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