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操作穩定的介入心臟瓣膜可回收輸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81530.8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710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安;張志飛;林浩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24 | 分類號: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鎧;劉靜靜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芯管組件 心臟瓣膜 固定頭 外鞘管 限位條 引導頭 輸送系統 浮動 手柄 安裝位 可回收 近端 本實用新型 固定設置 軸向位置 軸向相對 定位部 管組件 控制芯 連接耳 起始端 滑動 外壁 外周 遠端 軸向 延伸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操作穩定的介入心臟瓣膜可回收輸送系統,包括芯管組件、處在芯管組件外周的外鞘管、以及控制芯管組件與外鞘管之間沿外鞘管軸向相對滑動的手柄,沿所述手柄的軸向設有分別調節外鞘管和芯管組件軸向位置的第一控制機構和第二控制機構,所述芯管組件固定有引導頭和固定頭,其中引導頭固定在芯管組件遠端,芯管組件近端側延伸出固定頭,引導頭和固定頭之間為介入心臟瓣膜安裝位;還設有浮動限位條,該浮動限位條的近端為相對于固定頭或芯管組件固定設置的起始端,動限位條浮動在介入心臟瓣膜安裝位與外鞘管之間;所述固定頭的外壁設有用于與介入心臟瓣膜的連接耳相配合的定位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人工心臟瓣膜植入到心臟的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心臟瓣膜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病之一,其中主要為風濕熱導致的瓣膜損害;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瓣膜退行性變(包括鈣化和粘液變性等)以及代謝障礙性瓣膜損害在我國也日益增多;此外,先天性瓣膜病也是心臟病的常見病因之一。相當多的心臟瓣膜病的高危病例如嚴重瓣膜關閉不全、高齡不適于外科換瓣手術、晚期腫瘤并瓣膜關閉不全的患者等,需要新的創傷小的介入方法治療。介入心臟瓣膜是在外科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的啟發下發展的,近幾年來,經皮瓣膜介入術應運而生并于2000年后相繼應用與人類取得了成功。從實驗研究發展到小規模臨床并行的研究階段,瓣膜病介入可能突破技術上的“瓶頸”,迅速實現廣泛的臨床應用,再次成為介入性心臟病學領域的關注焦點。
現有技術中,人工心臟瓣膜支架壓縮后通過輸送裝置輸送到人體內,壓縮的瓣膜支架通常具有彈性,處于壓縮狀態時對壓縮導管施加很大的力,這些過大的力難以使瓣膜支架緩慢而精確的釋放,往往導致瓣膜支架與血管內壁的過度摩擦。
公開號為CN101953725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人工心臟瓣膜支架,由主動脈支架、瓣膜支架、流出道支架和連接耳組成,心臟瓣膜壓縮至輸送裝置內時,所述連接耳能夠卡合到輸送裝置的支架固定組件中,在瓣膜支架釋放過程中通過連接耳的卡合和外鞘管的收束完成瓣膜支架的緩慢釋放。然而,現有技術中卡合瓣膜支架連接耳的收束力較小,在瓣膜支架釋放過程后期,連接耳極易從輸送裝置支架固定組件中彈出,使瓣膜支架完全釋放。此時,若發現定位偏差等問題,便無法及時進行回收,只能通過外科手術置換。
為克服瓣膜支架在植入人體釋放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美國專利US5683451公開了一種瓣膜支架控制釋放的遞送裝置和方法,通過在輸送裝置內設置軌道的方法,減少在輸送和釋放瓣膜假體時彈性擴張對輸送導管造成的摩擦力,上述實用新型減小了瓣膜支架與輸送導管之間的摩擦。然而,瓣膜支架在釋放過程中因彈力過大而突然完全釋放的問題仍無法解決,釋放就位后的瓣膜支架無法實現位置的調整或二次就位,這樣不僅對手術時的控制精度要求極高,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手柄位于輸送系統的近端,在手術時,其位于人體外,由醫生進行操作;介入心臟瓣膜通常被壓縮后裝載在位于輸送系統遠端的裝載段,經皮穿刺進入人體內,當輸送至病變位置時,通過手柄的控制,回撤包裹在介入心臟瓣膜外的外鞘管,介入器釋放展開。由于介入心臟瓣膜被緊緊壓縮在外鞘管的裝載段,因而其與外鞘管之間存在較大的摩擦力,為此在釋放介入心臟瓣膜時,一開始需要通過手柄的控制,緩慢釋放介入心臟瓣膜,之后再通過手柄控制,快速釋放介入心臟瓣膜。
目前輸送系統的手柄根據介入手術時的需要,通常采用二級速度控制,用來控制介入心臟瓣膜的釋放與回撤,包括:快速控制,用于快速回撤或釋放介入心臟瓣膜;慢速控制,用于緩慢釋放或回撤介入心臟瓣膜。
現有手柄慢速控制部分,通過轉動位于手柄近端尾部的螺紋旋鈕,帶動回撤外鞘管,螺紋轉動行程短,加上人體血管的迂回曲折,很難將旋轉的扭力傳遞到輸送系統的遠端,這導致手術時,醫生需要更大的力去旋轉旋鈕,以便回撤外鞘管。
實用新型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815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