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漂浮綠藻采集網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76061.0 | 申請日: | 2018-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945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紅賓;劉璐;王宗靈;龐敏;姜美潔;孫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軍 |
| 地址: | 26606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臂 網框 轉軸 手持桿 樞接 綠藻 網具 網框組件 固定桿 紗網 凸柱 漂浮 采集 本實用新型 前端設置 攜帶方便 網兜狀 凹孔 同側 網紗 編織 占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持漂浮綠藻采集網具,包括手持桿、網框組件和紗網,所述網框組件包括網框臂、調節臂和固定桿,所述網框臂為兩根,兩根網框臂的一端通過第一轉軸樞接,所述手持桿的前端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調節臂為兩根,兩根調節臂的一端共同樞接在第二轉軸上,另一端分別通過第三轉軸樞接在同側的網框臂上,所述手持桿和調節臂上設置有凸柱,所述固定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凸柱對應的凹孔;所述紗網編織成網兜狀,所述網紗設置在網框臂和調節臂上。其在不使用時可以收起,大大減少空間的占用,且攜帶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持漂浮綠藻采集網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水面漂浮綠藻較少時,為了便于收集,一般使用手持式網具,即手持桿端部固定一環形網具,該網具雖能滿足收集漂浮綠藻的要求,但其體積過大,不使用時,占用過多空間,且不便于攜帶。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藻采集網具,其在不使用時可以收起,大大減少空間的占用,且攜帶方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手持漂浮綠藻采集網具,包括手持桿、網框組件和紗網,所述網框組件包括網框臂、調節臂和固定桿,所述網框臂為兩根,兩根網框臂的一端通過第一轉軸樞接,所述手持桿的前端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調節臂為兩根,兩根調節臂的一端共同樞接在第二轉軸上,另一端分別通過第三轉軸樞接在同側的網框臂上,所述手持桿和調節臂上設置有凸柱,所述固定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凸柱對應的凹孔;所述紗網編織成網兜狀,所述網紗設置在網框臂和調節臂上。
優選的,所述手持桿為伸縮桿。
優選的,所述網框組件還包括可滑動套設在調節臂上的限位筒。
優選的,所述調節臂上沿軸向方向設置有導向槽,所述限位筒內設置有與導向槽對應的導向塊。
優選的,所述調節臂包括支撐部和連接在支撐部前端的連接部,所述支撐部為圓柱形結構,所述連接部的截面為半圓形。
優選的,所述連接部的半徑等于支撐部的半徑。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調節兩調節臂與手持桿的角度,實現網框臂的張開和閉合。使用時,將兩調節臂調整至與手持桿垂直,固定桿將調節臂和手持桿的角度固定,將紗網形成的網兜開口完全打開,即可用于水面漂浮綠藻的采集。不使用時,調整兩調節臂與手持桿大致平行,實現采集網具的收起,減少空間的占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浮藻采集網具后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浮藻采集網具主視圖;
圖3為圖1中兩調節臂連接處的局部放大分解圖;
其中,1為手持桿、21為網框臂、22為調節臂、2212為支撐部、222為連接部、223為導向槽、23為第一轉軸、24為第二轉軸、25為第三轉軸、26為限位筒、27為固定桿、3為網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經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760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口入流蓄排水涵
- 下一篇:零星漂浮綠藻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