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70710.6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889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利;陳海岳;冀麗;李成業;郭少虎;邵紅;劉省勇;張士朋;謝小明;彭濤;偶建磊;趙登山;郭振武;孫新峰;李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3/028 | 分類號: | G21C13/0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18031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堵漏 蓋板 乏燃料水池 核電廠 百萬千瓦級 堵漏裝置 密封圈條 裂口位置 百萬千瓦級核電站 本實用新型 向內凹陷 隔離框 配重塊 外邊緣 有壓力 堵住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屬于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裝置,包括堵漏機構,堵漏機構包括堵漏蓋板和若干密封圈條,堵漏蓋板向內凹陷形成有堵漏腔,各密封圈條均固定安裝于堵漏蓋板的外邊緣,且各密封圈條和隔離框位于堵漏蓋板的同一側。堵漏蓋板的堵漏腔可封堵住乏燃料水池池底的小型裂口位置,由于設置若干配重塊,如此便加重了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堵漏裝置的重量,使得堵漏蓋板的內外側之間形成有壓力差,如此便可保證其在乏燃料水池池底工作時能夠更為牢固地封設在池底的小型裂口位置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裝置。
背景技術
乏燃料是指經過輻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是由核電站的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反應堆反應后的核燃料中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大量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會嚴重影響環境與接觸它們的人員的健康。因此經由核電站的核反應堆反應后的乏燃料需要在乏燃料水池中存放數十年,直至其放射性降低至可以進行后續對乏燃料的后處理工藝時。隨著國內核電站的不斷增多,以及核電站的持續運營,目前國內大多數核電站的乏燃料水池格架已經滿容,現有的容器已經不能夠滿足核電站內部乏燃料存儲的需求,因此乏燃料水池必須通過改造擴大乏燃料水池貯存容量,保證核電站內的正常生產。
在進行乏燃料水池擴容操作時,首先需要先將乏燃料水池內部的舊格架拆除,在進行舊格架拆除前需要先將舊格架內部的乏燃料運輸至外部存儲,但是舊格架內部的乏燃料的放射性普遍沒有降低至可以運輸及進行后續乏燃料的后處理工藝所需的放射值,因此給乏燃料的運輸和存儲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乏燃料清空后,需要對舊格架進行拆除,舊格架的拆除在國內外為首次進行,舊格架由于長期用于儲存乏燃料,且浸泡于具有放射性的水池的內部,因此舊格架上帶有大量的放射性,且由于長期的浸泡格架上有較多的破損和銹蝕,工作人員不能夠直接對舊格架靠近和觸碰,工作人員也不能夠進入到乏池內部協助和觀察吊裝舊格架的操作。而在乏燃料水池內進行新舊格架替換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格架或其他裝置吊裝不穩而砸落于水池底部的現象,這樣就有可能造成水池底部出現局部開裂,產生小型裂口,造成放射性水液外泄。因此就有必要針對上述現象研發一種堵漏裝置,使其能夠對水池內的開裂處進行臨時堵漏,以防止水池內的放射性水液外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的堵漏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的池底出現小型裂口而造成放射性水液外泄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百萬千瓦級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堵漏裝置,包括堵漏機構,所述堵漏機構包括堵漏蓋板和若干密封圈條,所述堵漏蓋板向內凹陷形成有堵漏腔,各所述密封圈條均固定安裝于所述堵漏蓋板的外邊緣并由內至外逐序環套設置,所述堵漏蓋板上還設有若干配重塊,各所述配重塊均以所述堵漏蓋板的中心為圓心呈放射狀均布。
進一步地,所述堵漏蓋板上設置有隔離框,所述堵漏腔位于所述隔離框所圍設形成的區域內。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框的四個角部均向其外側凸起延伸形成有兩條隔離邊條,八條所述隔離邊條均與內層的所述密封圈條相接以將所述密封圈條和所述隔離框之間的區域分隔為八個獨立的隔離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堵漏機構還包括四個支撐座,四個所述支撐座分別固定安裝于所述隔離框的四個角部上。
進一步地,所述隔離框的四個所述角部均開設有安裝孔,四個所述支撐座上均固定安裝有連接柱,四個所述連接柱分別插設固定于四個所述安裝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堵漏腔內設置有分隔框,所述分隔框固定安裝于所述堵漏腔的頂部,且所述分隔框的四個角部均向其外側凸起延伸形成有兩條分隔邊條,八條所述分隔邊條均與所述堵漏腔的側壁相接以將所述堵漏腔外邊緣和所述分隔框之間的區域分隔為八個獨立的分隔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707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