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60839.9 | 申請日: | 201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630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金苗;夏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夏枝華 |
| 主分類號: | B27J1/00 | 分類號: | B27J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織 輸送帶 牽引機架 本實用新型 快速編織機 固定支架 牽引鏈條 滑座 料筒 捻線 整料 電機 弧形過渡板 固定設置 旋轉支座 一端連接 轉動安裝 智能 出料口 連接頭 輸出端 引線孔 豎向 下端 接通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包括有編織機架、牽引機架,所述編織機架上方安裝有料筒,編織機架上安裝有輸送帶,料筒的出料口與輸送帶一端連接有弧形過渡板,輸送帶另一端接通有豎向的整料盒,整料盒下端兩側分別設有引線孔;牽引機架上安裝有牽引鏈條,牽引鏈條上固定連接有滑座,滑座下部安裝有捻線電機,捻線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引線連接頭;牽引機架上方固定設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轉動安裝有旋轉支座,本實用新型實現自動竹簇編織作業,編織效率明顯提高,編織質量進一步改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機領域,具體屬于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養蠶用的草籠容易受潮,并且使用壽命短,制作的效率低,并且山區農村的稻草較少。竹簇用于養蠶是一種很好解決辦法,而且竹簇制作過程中使用竹子,具有經久耐用的優點,因此,需要針對竹簇生產研發一種竹簇編織機,從而滿足目前的生產生活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實現自動竹簇編織作業,編織效率明顯提高,編織質量進一步改善。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包括有編織機架、牽引機架,所述編織機架上方安裝有料筒,編織機架上安裝有輸送帶,料筒的出料口與輸送帶一端連接有弧形過渡板,輸送帶另一端接通有豎向的整料盒,整料盒下端兩側分別設有引線孔;牽引機架上安裝有牽引鏈條,牽引鏈條上固定連接有滑座,滑座下部安裝有捻線電機,捻線電機的輸出端安裝有引線連接頭;牽引機架上方固定設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轉動安裝有旋轉支座,旋轉支座上安裝有放線盤一,編織機架下方安裝有方向盤二,放線盤一、放線盤二分別引出引線一、引線二分別穿過整料盒下端兩側的引線孔,引線一、引線二與竹棒編織成總引線,總引線另一端與引線連接頭相連接。
所述的旋轉支座上端固定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轉動安裝于固定支架上,旋轉軸上端傳動連接有旋轉電機。
所述的編織機架上方設有支桿,支桿上端鉸接有整料壓板,整料壓板下端呈圓弧狀,整料壓板與支桿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
所述的牽引機架下方設有圓形筒,引線一、引線二與竹棒編織后進入圓形筒。
本實用新型的竹棒放入料筒中,料筒沿弧形過渡板進入輸送帶上,輸送帶上設有整料壓板用于將輸送帶上的料棒整平,料棒繼續移動進入豎向的整料盒,引線一、引線二分別穿過整料盒下端兩側的引線孔實現料棒與引線一、引線二的編織作業形成總引線,總引線另一端通過引線連接頭與捻線電機相連接,捻線電機帶動總引線進行自動纏繞作業,同時牽引鏈條帶動滑座以及編織完成的竹簇向前移動;旋轉電機帶動放線盤一旋轉進行自動放線作業。本實用新型實現自動竹簇編織作業,編織效率明顯提高,編織質量進一步改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智能竹簇快速編織機,包括有編織機架1、牽引機架2,編織機架1上方安裝有料筒3,編織機架1上安裝有輸送帶4,料筒3的出料口與輸送帶4一端連接有弧形過渡板5,輸送帶4另一端接通有豎向的整料盒6,整料盒6下端兩側分別設有引線孔7;牽引機架2上安裝有牽引鏈條8,牽引鏈條8上固定連接有滑座9,滑座9下部安裝有捻線電機10,捻線電機10的輸出端安裝有引線連接頭11;牽引機架2上方固定設置有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上轉動安裝有旋轉支座13,旋轉支座13上安裝有放線盤一14,編織機架1下方安裝有方向盤二15,放線盤一14、放線盤二15分別引出引線一16、引線二17分別穿過整料盒6下端兩側的引線孔7,引線一16、引線二17與竹棒18編織成總引線19,總引線19另一端與引線連接頭11相連接;
旋轉支座13上端固定連接有旋轉軸20,旋轉軸20轉動安裝于固定支架12上,旋轉軸20上端傳動連接有旋轉電機21;編織機架1上方設有支桿22,支桿22上端鉸接有整料壓板23,整料壓板23下端呈圓弧狀,整料壓板23與支桿22之間連接有復位彈簧24;牽引機架2下方設有圓形筒25,引線一16、引線二17與竹棒18編織后進入圓形筒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夏枝華,未經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夏枝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608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