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44442.0 | 申請日: | 2018-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3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友亮;包雪亮;陳軍;劉志杰;楊創創;劉洪蘋;馮濤;贠澤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5/00 | 分類號: | A01G25/00;A01G25/02;A01C5/04;A01C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出裝置 水肥 計量泵 水肥一體化 排水管 肥料箱 直動式 水箱 果園 電源 行程開關 穴施 行程開關電路 本實用新型 科學管理 農藝要求 水肥管理 水管連接 裝置固定 出水口 前部 排水 | ||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由機架、肥料箱、量肥裝置、水肥排出裝置、電源、計量泵、水箱、直動式行程開關、排水管構成;所述肥料箱固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后上部,所述量肥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肥料箱的底部,所述水肥排出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量肥裝置的底部,所述電源、直動式行程開關、水箱、計量泵各自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前部,所述排水管的前端與所述計量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排水管的后端與所述水肥排出裝置連接,所述計量泵與所述水箱通過水管連接,所述電源和計量泵各自與所述直動式行程開關電路連接;該裝置工作時,能按照果園水肥管理的農藝要求排水排肥,實現果園水肥一體化科學管理。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
背景技術
水肥管理是果園生產中的關鍵作業環節,對果樹存活壽命、果園產量、果品品質和銷售價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灌溉與施肥的作業方式則對果園水肥投入、水肥利用率、生產效率和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響。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實現水肥耦合的農業高新實用技術,能高效實現水分和養分的時空匹配,確保樹體對所需養分的及時吸收與利用,節水節肥、水肥利用率高。但現有的水肥一體化噴灌模式施肥適合于葉面追肥,不能滿足果園土壤追肥和基肥的作業需求;施肥槍水肥一體化施用方法雖然能將水肥輸送到果樹根部土壤,一定程度提高水肥利用率和作業效率,但作業時仍需人工手持施肥槍,機械化程度低,作業效率低,長時間作業勞動強度大;微灌模式包括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微噴灌和涌流灌等需建設固定安裝的水源泵站、控制設備和遍地布置壓力管道,前期投入成本高,后期技術維護和設備修理繁瑣,在以一戶一園分散經營模式為主,且果園收入因受果花期的倒春寒、掛果后的冰雹等氣候變化,病蟲害、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而沒有確切保障的條件下,難以被廣大果農所接受。
穴狀點施是干旱果園生產中常用的施肥方法,這種施肥方法的農藝要求是,在樹冠滴水線下挖4~6個開口尺寸為20~30cm,深30~40cm的土坑,把調配好的肥料施入坑內,再回填覆土;淺坑瓢灌是干旱缺水地區農業生產中一種傳統的節水灌溉方法,這種方法的農藝要求是,在作物或果樹附近開挖小土坑,把水灌入坑內后回填覆土。
將果園生產中傳統的穴狀點施肥和淺坑瓢灌進行集成,開展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模式研究及配套作業機具與相關裝置的開發,是實現果園水肥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但目前無論是穴狀點施的施肥作業,還是淺坑瓢灌的灌溉作業都是以人工作業粗放管理為主,還沒有專門用于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的水肥變量排出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該裝置能按照不同土壤肥力的果園和不同生長期的果樹水肥管理的農藝要求排水排肥,實現果園水肥一體化科學管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該果園水肥一體化穴施用水肥變量排出裝置包括:機架、肥料箱、量肥裝置、水肥排出裝置、電源、直動式行程開關、水箱、計量泵、排水管;所述肥料箱固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后上部,所述量肥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肥料箱的底部,所述水肥排出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量肥裝置的底部,所述電源、直動式行程開關、水箱、計量泵各自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前部,所述排水管的前端與所述計量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排水管的后端與所述水肥排出裝置連接,所述計量泵與所述水箱通過水管連接,所述電源和計量泵各自與所述直動式行程開關電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444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