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路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36237.X | 申請日: | 2018-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933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房帥平;喬雷濤;康煒;吳文華;方桂芬;馮亞成;周友權;文強;張蕾;張鵬舉;盧皓;李偉;閆巖;周小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1/04 | 分類號: | E01D11/04;E01D19/00;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塔柱 燈籠形 斜拉橋 橋塔 本實用新型 結構體系 橫梁 主梁 靠攏 安裝空間 結構剛度 抗風支座 梁底支座 阻尼器 鐵路運輸 多跨 受力 雙排 索塔 鐵路 穿過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包括主梁和多座燈籠形橋塔;燈籠形橋塔包括四根塔柱,每根塔柱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塔柱、中塔柱和下塔柱;所有中塔柱向上逐漸靠攏,在上塔柱位置形成整體結構;所有下塔柱向下逐漸靠攏,在下塔柱底部形成整體結構;四根塔柱的中塔柱底部之間設置四根水平的橫梁將四根塔柱連接,主梁依次穿過多座燈籠形橋塔置于橫梁上方。本實用新型可以提供較大的剛度,可以滿足鐵路運輸對結構剛度需求高的要求,索塔處為主梁設置縱向雙排梁底支座、橫向抗風支座或阻尼器提供了足夠的安裝空間,使多塔多跨式斜拉橋的受力機理更加合理。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結構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路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斜拉橋根據孔跨布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獨塔雙跨式、雙塔三跨式及多塔多跨式。雙塔三跨式斜拉橋為最常見的結構樣式,多塔多跨式很少采用,主要原因是:
1、當荷載作用于多塔斜拉橋的某一中間跨時,由于中間索塔邊錨索沒有輔助墩固定、同時相鄰跨主梁剛度較小,致使中間索塔水平位移加大,導致整個結構變形過大,結構整體剛度較弱,無法滿足鐵路橋梁對結構剛度的要求。
2、主橋連續長度較長,活載影響線長度和范圍增大,各構件活載效應變大,其中最外側主塔塔底彎矩較大,構件受力無法滿足正常使用狀態的要求。
但是在跨越海域環境或大峽谷等不利地形時,受通航要求、地形地勢、美觀及其他方面的限制條件,往往需要采用多塔多跨式斜拉橋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鐵路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使多塔多跨式斜拉橋的受力機理更加合理。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鐵路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梁和多座燈籠形橋塔;
燈籠形橋塔包括四根塔柱,每根塔柱自上而下依次為上塔柱、中塔柱和下塔柱;所有中塔柱向上逐漸靠攏,在上塔柱位置形成整體結構;所有下塔柱向下逐漸靠攏,在下塔柱底部形成整體結構;
四根塔柱的中塔柱底部之間設置四根水平的橫梁將四根塔柱連接,主梁依次穿過多座燈籠形橋塔置于橫梁上方。
每個燈籠形橋塔處主梁底面設置四個梁底支座,主梁通過四個梁底支座置于橫梁上方。
主梁側面與塔柱之間設置空隙,并安裝有橫向抗風支座或阻尼器。
燈籠形橋塔上塔柱與側向的主梁之間設置斜拉索。
主梁邊跨設置有輔助墩。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該多塔斜拉橋結構體系可以提供較大的剛度,可以滿足鐵路運輸對結構剛度需求高的要求。
2、索塔處為主梁設置縱向雙排梁底支座、橫向抗風支座或阻尼器提供了足夠的安裝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塔斜拉橋結構總圖。
圖2為橋塔橫斷面圖。
圖中,1-燈籠形橋塔,2-輔助墩,3-上塔柱,4-中塔柱,5-下塔柱,6-橫梁,7-梁底支座,8-橫向抗風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362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式索卡
- 下一篇:一種分段式預應力鋼絞線的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