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31652.6 | 申請日: | 2018-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02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思洋;李夢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4/08 | 分類號: | E21B3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接頭 下段 心管 上接頭 內壁 套筒 本實用新型 環形凸緣 階梯狀 節流器 油水井 切環 外壁 驗漏 高壓開啟 關閉功能 環形臺階 密封組件 上下滑動 下端外壁 向上設置 中部外壁 呈柱狀 貫穿筒 套筒形 彈簧 底端 管壓 上套 透孔 外凸 | ||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下接頭的內壁呈階梯狀的套筒形,下接頭的上段與下段之間的內壁形成一環形臺階,下接頭的上段套筒固定連接于上接頭的下段外壁,上接頭的下段內徑小于下接頭下段套筒的內徑;沿上、下接頭的內壁上下滑動地設置一心管;心管的外壁呈階梯狀,心管上段的外徑小于心管下段的外徑,心管中部外壁向外凸設一環形凸緣,環形凸緣與上接頭底端之間設有一彈簧;心管的下端外壁由下向上設置第一切環和第二切環,第二切環上套設有呈柱狀的密封組件,第一切環上連接一心管壓環;下接頭的下段套筒設有貫穿筒壁的透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結構合理可靠,實用性強,能實現高壓開啟關閉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油氣田開發領域的井下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
背景技術
在油氣田開發的油水井作業中,針對油水井套管驗漏,常用節流器來產生一定的節流壓力,給封隔器提供初封壓力。
目前常規的節流器有油管打孔式、彈簧式等。常規彈簧節流器由上接頭、調節環、墊環、彈簧、中心管、密封膠圈、凡爾、水嘴、芯子和凡爾座接頭組成。工作時,與封隔器配套使用,下端接絲堵,當管內壓力達到1.2Mpa(通過調節彈簧壓縮量可產生1.6-1.8Mpa開啟壓力),凡爾壓縮彈簧,并離開凡爾座,管內外連通,管內水進入環空進行驗漏。
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是,1.凡爾產生的節流壓力低,導致封隔器初封壓力與節流器開啟壓力差值小,封隔器密封效果不理想;2.彈簧節流器結構復雜;3.凡爾與凡爾球座的線性密封結構設計承壓能力較低,在長期使用情況下或驗漏用液體介質中有雜質時,存在密封失效的問題,達不到現場油水井驗漏的要求。
針對常規節流器存在的開啟壓力低、結構復雜、存在密封不嚴或失效等問題,需要研制一種新型高壓節流器,以滿足油水井驗漏的現場需求。
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提出一種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該節流器結構簡單,可產生較高的節流壓差,保證了封隔器的初封壓力,同時密封組件采用柱狀環形結構,密封可靠,能有效滿足油水井驗漏的現場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所述用于油水井驗漏的節流器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下接頭的內壁呈階梯狀的套筒形,下接頭的上段套筒的內徑大于下段套筒的內徑,下接頭的上段與下段之間的內壁形成一環形臺階,下接頭的上段套筒固定連接于上接頭的下段外壁,所述上接頭的下段內徑小于下接頭下段套筒的內徑;沿上接頭和下接頭的內壁上下滑動地設置一心管;所述心管的外壁呈階梯狀,心管上段的外徑小于心管下段的外徑,所述心管上段的外壁密封滑設于上接頭下段內壁,所述心管下段的外壁密封滑設于下接頭下段內壁,所述心管中部外壁向外凸設一環形凸緣,所述環形凸緣與上接頭底端之間設有一彈簧,所述環形凸緣由彈簧推抵在所述環形臺階上;所述心管的下端外壁由下向上依序設置第一切環和第二切環,第二切環的外徑大于第一切環的外徑;所述第二切環上套設有呈柱狀的密封組件,第一切環上固定連接一心管壓環,所述心管壓環的上端抵壓密封組件的下端;所述下接頭的下段套筒設有貫穿筒壁的透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組件由圓形密封圈及其兩側的多個V形密封圈組合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組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一上壓環和下壓環。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透孔位于環形臺階與第二切環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透孔沿著下接頭周向間隔設置多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透孔為長度方向沿下接頭軸向的長圓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316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