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31337.3 | 申請日: | 2018-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735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瑞瑞;黃培;孟慶慧;王歡歡;李淹博;張航;盛六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J49/00 | 分類號: | H01J49/00;H01J4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230026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待測樣品 離子 離子阱 漂移管 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 反應離子 逐出 捕獲 質子轉移反應 本實用新型 離子檢測器 儀器靈敏度 傳輸過程 電極共用 反應氣體 分子碰撞 離子傳輸 離子損失 電極 電離 離子源 質荷比 質譜圖 質譜儀 共振 檢測 環節 | ||
1.一種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離子源、與所述離子源相連通的漂移管、與所述漂移管相連通的矩形離子阱和設置在所述矩形離子阱出口處的離子檢測器;
所述離子源用于將通入其內部的初始反應氣體電離成初始反應離子;
所述漂移管由被絕緣環間隔的金屬環電極組成,所述初始反應離子在所述漂移管內部與待測樣品分子碰撞發生質子轉移反應生成待測樣品離子;
所述矩形離子阱為由三對平板電極構成的中空長方體,所述矩形離子阱前端的電極與所述漂移管末端的電極共用,所述矩形離子阱用于捕獲進入其內部的所述待測樣品離子并使捕獲的所述待測樣品離子按照質荷比大小共振逐出;
所述離子檢測器和所述矩形離子阱安裝在同一個離子阱真空腔內,所述離子檢測器用于對所述矩形離子阱逐出的待測樣品離子進行檢測,以獲得所述待測樣品離子的質譜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對平板電極包括與Y軸和Z軸構成平面垂直的一對X電極、與X軸和Z軸構成平面垂直的一對Y電極以及與X軸和Y軸構成平面垂直的一對Z電極;
所述一對X電極上分別施加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的一組共振頻率信號,所述一對Y電極上施加高壓射頻信號,所述一對Z電極上施加直流電壓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離子阱前端的Z電極與所述漂移管末端的電極共用,且所述Z電極上具有通孔,所述漂移管內的待測樣品離子通過所述通孔進入所述矩形離子阱;
所述X電極上具有狹縫,用于所述待測樣品離子的共振逐出;
所述離子檢測器設置在所述狹縫的出口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阱真空腔內的氣壓為0.01Pa~0.1P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源的前端具有第一進氣口,所述離子源的末端具有第一出氣口;
所述第一進氣口用于向所述離子源內部通入初始反應氣體;
所述第一出氣口用于將未被電離的初始反應氣體排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源為空心陰極離子源;
所述初始反應氣體為水蒸汽;
所述初始反應離子為水合氫離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管的前端具有第二進氣口,所述漂移管的末端具有第二出氣口;
所述第二進氣口用于向所述漂移管內部通入待測樣品分子;
所述第二出氣口用于將未反應的待測樣品分子排出;
相鄰的所述金屬環電極之間連接相同阻值的電阻;
當在所述漂移管兩端的電極上施加電壓時,所述漂移管還用于對其內部的離子進行加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譜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檢測器為電子倍增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313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電倍增管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端陶瓷金屬鹵化物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