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靶標害蟲全方位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30335.2 | 申請日: | 2018-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59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愛國;李勇偉;王圣楠;綦志強;孫洪濤;胡憲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14;A01M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洪平 |
| 地址: | 251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靶標害蟲 收集桶 錐筒 全方位采集 采集裝置 逐漸減小 誘芯 本實用新型 沿圓周方向 均布設置 可拆卸的 安放板 入口處 粘蟲板 吸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靶標害蟲全方位采集裝置,該采集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中部上沿圓周方向均布設置有多個入口。所述外殼的上、下兩端分別可拆卸的設置有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面上設置有誘芯安放板。所述的收集桶內設置有粘蟲板。所述的外殼內位于所述入口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直徑從中間到兩端逐漸減小的第一錐筒和第二錐筒。所述的入口處設置有從外往內直徑逐漸減小的第三錐筒。該采集裝置不僅可以放置兩種誘芯,以吸引更多種類的靶標害蟲,而且能夠很好的防止靶標害蟲逃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害蟲誘捕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靶標害蟲全方位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農林業害蟲一直以來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困擾和損失,為了避免化學手段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們越來越關注利用害蟲性信息素作為引誘劑將害蟲集中后進行物理殺滅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誘捕器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目前的誘捕器一般只能放置一種誘芯,只能夠吸引一種靶標害蟲,應用范圍較窄。
第二,根據害蟲生活習性不同,有的喜歡往上飛,有的喜歡往下飛,傳統的采集裝置,只能采集一種生活習性的害蟲。
第三,傳統結構的靶標害蟲采集裝置,容易產生逃逸,誘捕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靶標害蟲全方位采集裝置,該采集裝置不僅可以放置兩種誘芯,以吸引更多種類的靶標害蟲,而且能夠很好的防止靶標害蟲逃逸。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靶標害蟲全方位采集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中部沿圓周方向均布設置有多個入口;
所述外殼的上、下兩端分別可拆卸的設置有收集桶,所述的收集桶內設置有誘芯安放板;
所述的收集桶內設置有粘蟲板。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內位于所述入口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直徑從中間到兩端逐漸減小的第一錐筒和第二錐筒。
進一步地,所述的入口處設置有從外往內直徑逐漸減小的第三錐筒。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三錐筒內分別設置有用于計數的紅外計數器和紅外攝像頭。
進一步地,所述的粘蟲板彎曲成筒狀結構,并與所述的收集桶同軸布置,所述收集桶的底面上位于所述粘蟲板的內、外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壓緊粘蟲板的立柱。
進一步地,所述的誘芯安放板上設置有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呈腰鼓狀,且所述外殼的上錐部和下錐部的外側錐面上分別設置有端部指向中間的導向絨毛。
進一步地,所述入口的數量為4-8個。
進一步地,所述的入口呈橢圓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在上下兩個收集桶內分別設置誘芯,這樣同一個采集裝置可以誘捕兩種靶標害蟲。
2、通過在中間連接部的入口處設置第三錐筒,在上錐部和下錐部內分別設置第一錐筒和第二錐筒,實現了雙重的防逃逸措施,能夠有效的防止靶標害蟲逃逸。
3、通過在收集桶內設置粘蟲板,進一步地防止了靶標害蟲的逃逸。
4、收集桶內的粘蟲板彎曲成筒狀結構,并通過收集桶底面上的立柱進行壓緊固定,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大粘蟲板的表面積,增大粘蟲的數量,另一方面方便了粘蟲板的安裝和拆卸。
5、通過在上錐部和下錐部的外表面設置端部指向入口端的絨毛結構,有利于對靶標害蟲的誘捕。
6、該采集裝置拆卸方便,可以及時方便的對收集桶內的靶標害蟲進行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祥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303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