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17190.2 | 申請日: | 201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63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魏怡心;陳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漢能光伏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18 | 分類號: | E04D13/18;H02S20/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1014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格狀支架 支架 彩鋼瓦 光伏支架系統 本實用新型 光伏電池板 屋頂 平行并列 預設間隙 布設 粘貼 太陽能電池板 光伏系統 建筑屋頂 網狀支架 應力集中 粘接固定 組件包括 安裝點 網格化 粘接劑 承托 嵌裝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包括彩鋼瓦、柔性光伏電池板、網格狀支架組件;彩鋼瓦構成建筑屋頂,承托網格狀支架組件;網格狀支架組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支架和至少兩個第二支架,第一支架按第一預設間隙平行并列布設,第二支架按第二預設間隙平行并列布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交叉嵌裝組成網格狀支架組件;網格狀支架組件粘貼在彩鋼瓦上;柔性光伏電池板粘貼在網格狀支架組件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屋頂搭建網狀支架,使用粘接劑粘接固定,增大了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面積,避免了應力在個別安裝點的應力集中,網格化的結構,又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系統質量,從而,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也保證了光伏系統可靠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光伏產品技術發展與成本下降,光伏電池板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目前發展最快的是安裝在各類商用、民用屋頂上的小型光伏電站。其中多用于工業廠房的鋼結構輕型房屋屋頂,因其單體面積大、保有數量多,客戶用電量大,發電高峰與用電高峰重疊等原因,是非常有前景的小型光伏電站安裝目標。
目前的技術方案多針對光伏玻璃組件,使用夾具將龍骨與屋頂連接,再使用螺栓在龍骨上安裝與龍骨向垂直的附框,形成十字交叉的基礎框架,通過連接件和外框將光伏電池板固定在基礎框架上。
然而,由于輕型鋼結構屋頂承重較小,現有的光伏支架系統重量較大,在屋頂上形成了較大的負載,尤其在惡劣天氣下時,增大了屋頂坍塌的風險,此外,現有通過在分散的點位使用固定夾具的連接形式,使得夾持點應力集中,容易對屋頂結構造成破壞,引發滲漏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以降低系統重量,避免應力集中,保障建筑安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包括:彩鋼瓦、柔性光伏電池板和網格狀支架組件;
所述彩鋼瓦構成建筑屋頂,承托所述網格狀支架組件;
所述網格狀支架組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支架和至少兩個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按第一預設間隙平行并列布設,所述第二支架按第二預設間隙平行并列布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交叉嵌裝組成所述網格狀支架組件;
所述網格狀支架組件粘貼在所述彩鋼瓦上;
所述柔性光伏電池板粘貼在所述網格狀支架組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在建筑屋頂搭建網狀支架系統,使用粘接劑粘接固定,增大了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面積,避免了應力在個別安裝點的應力集中,網格化的結構形式,又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系統質量,從而,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也保證了光伏系統可靠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1中的網格狀支架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又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的組成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3裝配完成的屋頂光伏支架系統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屋頂光伏支架系統的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圖5的Ⅰ位置的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漢能光伏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漢能光伏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171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