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溫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10998.8 | 申請日: | 2018-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278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程俊峰;魏楚偉;劉霓紅;蔣先平;李葦;李惠玲;朱運天;陳金奇;吳玉發;陳澤鋒;孔政;沈林晨;薛坤鵬;黃健榮;楊曉鵬;侯露;熊征;朱寒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廣東弘科農業機械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9/24;A01G9/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51066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室 通風口 側壁結構 頂部結構 遮光件 腔內 本實用新型 溫度傳感器 第二側壁 第一側壁 風機 濕簾 噴頭 內遮陽裝置 側窗結構 電性連接 風機設置 檢測裝置 降溫裝置 控制裝置 能耗成本 噴頭設置 噴霧裝置 天窗結構 溫室本體 相對設置 圍設 遮蔽 | ||
1.一種溫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溫室本體,所述溫室本體包括頂部結構和側壁結構,所述頂部結構和所述側壁結構圍設成溫室腔,所述頂部結構設有第一通風口及用于打開或關閉所述第一通風口的天窗結構,和/或所述側壁結構設有第二通風口及用于打開或關閉所述第二通風口的側窗結構;
內遮陽裝置,所述內遮陽裝置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設置于所述溫室腔內,且所述遮光件靠近所述頂部結構設置,所述遮光件用于遮蔽或揭開所述溫室腔的陽光照射面;
噴霧裝置,所述噴霧裝置包括噴頭,所述噴頭設置于所述溫室腔內;
降溫裝置,所述降溫裝置包括風機和濕簾,所述側壁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風機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上,所述濕簾設置于所述第二側壁上;
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溫室腔內;及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風機及所述溫度傳感器均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灌溉裝置,所述灌溉裝置包括灌溉管路、第一開關件及于對土壤濕度進行檢測的第一濕度傳感器,所述灌溉管路用于對土壤進行灌溉,所述第一開關件用于導通或截止所述灌溉管路,所述第一濕度傳感器及所述第一開關件均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濕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濕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溫室腔內,所述第二濕度傳感器用于對所述溫室腔的內部空氣濕度進行檢測,且所述第二濕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補光裝置,所述補光裝置包括發光件、光照傳感器及用于開啟或關閉所述發光件的第二開關件,所述發光件及所述光照傳感器均設置于所述溫室腔內,且所述發光件及所述光照傳感器均設置于所述遮光件的下方,所述光照傳感器及所述第二開關件均與所述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光伏裝置,所述光伏裝置包括光伏組件和蓄電池,所述光伏組件設置于所述頂部結構上,且所述光伏組件與所述天窗結構相對設置,所述光伏組件與所述蓄電池及所述控制裝置均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風機及所述溫度傳感器均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結構包括框架、第一驅動件及設置于所述框架內的第一透光板,所述框架設置于所述第一通風口的內壁,所述第一驅動件能夠驅動所述框架相對所述頂部結構展開或收攏,使所述第一透光板打開或封閉所述第一通風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風口內還設有防蟲網,所述防蟲網靠近所述溫室腔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主傳動軸、扭矩分配器、萬向節、連桿傳動軸、蝸輪蝸桿減速器及齒輪-齒條組件,所述主傳動軸沿所述溫室本體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主傳動軸與所述第一驅動件及所述扭矩分配器均傳動連接,所述萬向節與所述連桿傳動軸的一端及所述扭矩分配器均傳動連接,所述蝸輪蝸桿減速器與所述連桿傳動軸的另一端及所述齒輪傳動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傳動連接,使所述齒條能夠帶動所述框架相對所述頂部結構展開或收攏。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開關,所述限位開關設置于所述第一驅動件上,所述限位開關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件的行程。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溫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透光板和第三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板、所述天窗結構配合形成所述頂部結構,所述第三透光板、所述側窗結構、所述風機及所述濕簾配合形成所述側壁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廣東弘科農業機械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廣東弘科農業機械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1099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