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0705465.0 | 申請日: | 2018-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759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溫焰心;李貴友;劉文彬;雷偉棟;陳華榮;陳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鴻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0 | 分類號: | B02C18/10;B02C18/18;B02C4/08;B02C4/28;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華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王官平 |
| 地址: | 3654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研磨筒 納米碳酸鈣 收集杯 循環(huán)管 外壁 活動安裝 研磨設備 裝置底座 加熱層 循環(huán)式 頂蓋 內壁 套接 嚙合 本實用新型 分子活性 嵌入設置 旋轉桿 受熱 插接 搭扣 卡接 內膽 蓬松 熱層 焊接 緊貼 | ||
1.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包括循環(huán)管(5)、初研磨筒(1)、裝置底座(6)、研磨筒(2)和收集杯(3),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huán)管(5)的頂部與初研磨筒(1)的頂部套接,所述研磨筒(2)的底部右側與循環(huán)管(5)的底部套接,所述初研磨筒(1)的底部與研磨筒(2)焊接,所述研磨筒(2)的底部與收集杯(3)的頂部卡接,所述收集杯(3)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裝置底座(6),所述初研磨筒(1)的頂部活動安裝有頂蓋(4),所述頂蓋(4)的頂部活動安裝有搭扣(401),所述初研磨筒(1)的內部嚙合有旋轉桿(101),所述初研磨筒(1)的內壁底部活動安裝有活動板(103),所述裝置底座(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底座凹槽(603),所述裝置底座(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源接頭(60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桿(101)的底部焊接有葉片(1011),且葉片(1011)共設置八片。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研磨筒(1)的內部插接有加熱層(102),所加熱層(102)將初研磨筒(1)的內膽緊緊包裹,且加熱層(102)的外壁與初研磨筒(1)的外壁具有一定距離,內壁緊貼初研磨筒(1)的內壁。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2)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研磨輪(203),所述研磨輪(203)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研磨輪(203)呈左右排列,并且表面均設置有大量“錐型”凸起,兩個研磨輪(203)之間有間隔距離,同時兩個研磨輪(203)與研磨筒(2)內壁底部之間的距離較短。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2)的內壁底部焊接有標準篩(201),且標準篩(201)的孔徑大小與標準納米碳酸鈣的粒徑大小相同,所述標準篩(201)整體呈“圓形”,且標準篩(201)的頂部與研磨輪(203)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較短,底部與收集杯(3)的頂部平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2)的底部焊接有凸起(202),所述研磨筒(2)的底部通過凸起(202)與收集杯(3)的頂部卡接,且凸起(202)設置有多組,并且均勻分布在研磨筒(2)的底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杯(3)的底部焊接有杯底凸起(301),且杯底凸起(301)設置有多組,均勻分布在收集杯(3)的底部,其尺寸與凸起(202)相同,杯底凸起(301)與底座凹槽(603)相適配,收集杯(3)的底部通過杯底凸起(301)與裝置底座(6)的頂部卡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huán)管(5)的中部套接有輸送泵(501),且循環(huán)管(5)的管體貫穿于輸送泵(501)的內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碳酸鈣用循環(huán)式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底座(6)的頂部嚙合有時間旋鈕(602),且時間旋鈕(602)呈“圓柱狀”,并且外壁設置有“波浪形”造型,裝置底座(6)靠近時間旋鈕(602)處繪制有刻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鴻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福建鴻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054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