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跟骨骨折牽開復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702990.7 | 申請日: | 2018-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724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宓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宓寶杰 |
| 主分類號: | A61B17/88 | 分類號: | A61B17/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斯氏針 本實用新型 牽開復位器 跟骨骨折 螺栓固定 三棱柱形 跟骨 螺桿 穿過 螺母 骨科手術器械 復位位置 跟骨復位 橫向穿過 牽拉螺桿 外固定器 形態恢復 移動滑塊 骨折塊 復位 斷端 回形 卡環 鏈接 牽拉 遠端 脛骨 平行 骨折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跟骨骨折牽開復位器,其屬于骨科手術器械領域。它主要包括二根斯氏針,二個三棱柱形框架、三個支柱,二個回形螺母,二個螺桿、二個移動滑塊、二個卡環和二個牽拉螺桿;二根斯氏針平行,一根斯氏針從脛骨遠端橫向穿過,置于三棱柱形框架一側的卡孔內,由螺栓固定,另一根斯氏針自跟骨后下部穿過,穿過同螺桿一端鏈接的卡環內,由螺栓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牽拉骨折塊,促進斷端復位及跟骨形態恢復,并維持復位位置直至內、外固定器固定完好。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骨折的跟骨復位。
技術領域
該實用新型涉及骨科手術器械,是一種跟骨骨折手術用牽開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跟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下肢骨折,骨折后骨塊多伴有移位、塌陷和旋轉,對跟骨骨折的治療主要是要恢復其長度、高度、內外翻角度和寬度。手術方法包括閉合復位內固定和切開復位內固定,不論何種手術方法,多需要通過牽引和撬撥,以糾正跟骨結節向上移位,并恢復Bohler”及Gissane角,但由于足底肌群的對抗阻力和人力牽拉力量不足,往往導致跟骨長度、高度矯正不足,且無法同時兼顧內外翻角度的糾正,導致跟骨骨折難以滿意復位,即使是滿意復位也無法維持至內固定起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牽拉骨折塊,促進斷端復位及跟骨形態恢復,并維持復位位置直至內、外固定器固定完好的跟骨骨折牽開復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傷足置于一三棱柱形框架內,一枚斯氏針橫穿脛骨遠端后置于兩邊的卡孔內,由螺栓固定,足背置于框架連接桿下,一枚斯氏針橫穿跟骨后下方,穿過兩側的卡環并由螺栓固定,伸縮套桿組合的一端與環套于框架上的移動滑塊相鏈接,一端同卡環鏈接,移動滑塊同牽拉螺桿連接,牽拉螺桿通過框架上孔洞同框架外側的牽拉螺母匹配。通過伸縮套桿組合的牽拉和牽拉螺母的牽拉現跟骨長度、高度的復位,內外側伸縮套桿組合的不同牽拉力量可以實現跟骨內翻角度的糾正。
跟骨骨折牽開復位器,主要包括三棱柱形框架、伸縮套桿組合、牽拉螺桿和移動滑塊組成,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在行跟骨骨折手術時,能借助斯氏針進行骨折復位,并能有效維持復位效果直至固定結束,滿足了恢復跟骨長度、高度、內翻角度的需要,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卡環與螺桿二的配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標記如下:斯氏針1;三棱柱形框架2;回形螺母3;螺桿一4;螺桿二5;移動滑塊6;牽拉螺桿7;牽拉螺母8;卡環9;螺栓10;墊塊11;支柱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跟骨骨折牽開復位器,主要包括二根斯氏針1、二個三棱柱形框架2、三個支柱12、二個回形螺母3、螺桿一4、螺桿二5、二個移動滑塊6、二個卡環9和二個牽拉螺桿7;二根斯氏針1平行,一根斯氏針1從脛骨遠端橫向穿過,置于三棱柱形框架2一側的卡孔內,由螺栓10固定,另一根斯氏針1自跟骨后下部穿過,穿過同螺桿二5一端鏈接的卡環9內,由螺栓10固定;螺桿一4、螺桿二5和回形螺母3組合成伸縮套桿組合,回形螺母3內的兩端分別有旋向相反的螺紋,螺桿一4、螺桿二5分別通過螺紋與回形螺母3螺紋相匹配,螺桿一4的一端同移動滑塊6鏈接,移動滑塊6環套于三棱柱形框架2的一側,與牽拉螺桿7相連,牽拉螺桿7通過三棱柱形框架2及其外側墊塊11上的孔道同牽拉螺母8 匹配。
2個三棱柱形框架2為等邊三角形,三個支柱12平行,二者共同組成一框架結構,斯氏針1固定于三棱柱形框架2一側的卡孔內,固定跟骨,所述每一側的伸縮套桿組合通過鏈式結構同移動滑塊6和卡環9相連,移動滑塊6環套于三棱柱形框架2上通過牽拉螺桿7牽拉滑動;牽拉螺母貼近三棱柱形框架2外側墊塊11并同牽拉螺桿7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宓寶杰,未經宓寶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7029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