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砂水力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92316.5 | 申請日: | 2018-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02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師德俊;王麗珺;魏彧;張朋軒;徐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3/01 | 分類號: | E21B23/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韓景云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爪總成 襯套 錨體 防砂水力錨 螺紋孔 筒狀 壓環 本實用新型 襯套外壁 底部端面 頂部端面 螺紋連接 錨體內腔 筒體上沿 中心軸線 可重復 臺階孔 底端 底面 夾砂 結垢 錨定 錨爪 內腔 通孔 筒壁 軸向 成功率 緊貼 連通 相抵 垂直 隔離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砂水力錨,包括筒狀的錨體,所述錨體筒體上沿軸向開設多個垂直于錨體中心軸線的螺紋孔,每一個螺紋孔內安裝一個錨爪總成,所述錨體的內腔置有筒狀的襯套,襯套外壁與每一個錨爪總成底面緊貼,襯套底端是螺紋連接在錨體內壁上的壓環,所述襯套底部端面與壓環頂部端面相抵。防砂水力錨的襯套隔離了襯套與錨爪總成,使兩者不相連通,且在安裝錨爪總成時,可以在錨體筒壁上開設通孔,結構簡單,避免了常規安裝錨爪總成時采用臺階孔與錨體內腔連通導致的結垢、夾砂問題,可重復使用,提高錨爪錨定的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工業井下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砂水力錨,可用于注水等措施井的管柱錨定。
背景技術
隨著油田的不斷開發,各種層間矛盾日益突出,于是油田利用各種工具來進行采油、找水、卡堵水等分層作業,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管柱蠕動的現象,造成封隔器自動解封,嚴重影響了油田正常生產,為了避免以上問題,配套使用水力錨,現有的水力錨錨爪伸出后,錨爪座下部與管柱內相通,造成結垢、夾砂等,在后期修井等作業過程中錨爪難以收回到達預定位置,造成起井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砂水力錨,克服現有水力錨錨爪伸出后,錨爪座與管柱內部相通造成的結垢和夾砂問題。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砂水力錨,包括筒狀的錨體,所述錨體筒體上沿軸向開設多個垂直于錨體中心軸線的螺紋孔,每一個螺紋孔內安裝一個錨爪總成,所述錨體的內腔置有筒狀的襯套,襯套外壁與每一個錨爪總成底面緊貼,襯套底端是螺紋連接在錨體內壁上的壓環,所述襯套底部端面與壓環頂部端面相抵。
所述錨爪總成包括壓蓋、彈簧、O型密封圈和錨爪座,錨爪座安裝在螺紋孔內,O型密封圈安裝于錨爪座與螺紋孔之間,彈簧位于錨爪座外壁,壓蓋壓緊蓋在彈簧上。
所述錨體內壁上設有凸臺,襯套頂端通過凸臺卡接于錨體內腔,襯套頂端與凸臺接觸處、底端與壓環端面接觸處為用于過流的縫隙。
所述襯套緊貼錨爪座,壓環和襯套內徑相同,壓環外徑大于襯套外徑。
所述壓環和襯套均由金屬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防砂水力錨,采用襯套置于錨體內腔的設計,隔離了襯套與錨爪總成,使兩者不相連通,且在安裝錨爪總成時,可以在錨體筒壁上開設通孔,結構簡單,避免了常規安裝錨爪總成時采用臺階孔與錨體內腔連通導致的結垢、夾砂問題,且襯套與錨體內壁凸臺連接處的縫隙可以用于過流,使液體通至油套環空,在防止井下液體內的砂等直接進入水力錨時也保證了錨爪的正常伸縮和使用,可重復使用,提高錨爪錨定的成功率。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防砂水力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錨爪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錨體;2.錨爪總成;3.襯套;4.壓環;5.壓蓋;6.彈簧;7.O型密封圈;8.錨爪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為了克服現有水力錨錨爪伸出后,錨爪座與管柱內部相通造成的結垢和夾砂問題一種防砂水力錨,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砂水力錨,如圖1所示,包括筒狀的錨體1,所述錨體1筒體上沿軸向開設多個垂直于錨體1中心軸線的螺紋孔,每一個螺紋孔內安裝一個錨爪總成2,所述錨體1的內腔置有筒狀的襯套3,襯套3外壁與每一個錨爪總成2底面緊貼,襯套3底端是螺紋連接在錨體1內壁上的壓環4,所述襯套3底部端面與壓環4頂部端面相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923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