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跨座式單軌軌道梁的模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86382.1 | 申請日: | 2018-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798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帥;方聰;李水生;譚立新;凡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00 | 分類號: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劉童笛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模 軌道梁 加力機構 模板系統 初凝 跨座式單軌 移動平臺 底模 成型 移動 本實用新型 曲線過渡段 安全隱患 單獨調節 分布位置 復雜地段 橫移組件 加力位置 澆筑位置 空間復合 支撐機構 質量問題 側翻 倒模 脫模 澆筑 養護 節約 軌道 | ||
1.一種跨座式單軌軌道梁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側模(1),包括側模面板和頂板線形調整組件,所述側模面板用于軌道梁側壁的成型,所述頂板線形調整組件設于所述側模面板內側上方,用于調節頂板在所述側模面板的線形;
側模加力機構(2),包括類反力墻組件(21),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上設有若干個滑槽,每個所述滑槽上可拆卸連接至少一個橫移組件(22),所有所述橫移組件(22)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側模(1)上;
底模(3),用于軌道梁底部的成型;
底模加力機構(4),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設置若干個伸縮組件(42),所有所述伸縮組件(42)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底模(3)上;
移動平臺(5),包括驅動組件(51),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設于所述移動平臺(5)上;
軌道(6),設于地基,所述移動平臺(5)適配所述軌道(6),所述驅動組件(51)驅動所述移動平臺(5)沿所述軌道(6)運動;
支撐機構(7),包括斜撐桿(71)和連接桿(72),所述斜撐桿(71)一端連接于所述移動平臺(5),另一端連接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所述連接桿(72)一端連接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另一端可拆卸連接于地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制梁臺座(8),所述制梁臺座(8)設于地基上,所述制梁臺座(8)上設置所述底座(4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滑槽沿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豎向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上呈陣列設置至少兩排和至少兩列所述滑槽,每個所述滑槽中設置一個所述橫移組件(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橫移組件(22)和每個所述伸縮組件(42)均為千斤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加力機構(2)包括鋼立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穩定機構(9),所述穩定機構(9)一端連接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另一端連接于側模面板頂部,所述穩定機構(9)用于所述側模面板位置調節時對其的穩定,所述穩定機構(9)與所述側模加力機構(2)共同作用保持側模面板的垂直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包括懸臂結構(23),所述懸臂結構(23)位于所述類反力墻組件(21)頂部且懸于所述側模(1)一側,所述穩定機構(9)連接于所述懸臂結構(23)的端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機構(9)為懸掛穩定桿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模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桿(71)和所述連接桿(72)均為螺旋式伸縮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8638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