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82844.2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730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鐵剛;孫曉穎;陳建;趙昱;楊錦鵬;胡溥宇;王漢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N7/18;H04Q11/00;H04L12/40;G01R31/00;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遠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電壓測量 音視頻監控 多維度 遠程在線監測系統 光纖分配網絡 本實用新型 車輛電磁 脈沖效應 遠程控制 診斷 電磁兼容測試 電磁脈沖效應 抗強電磁干擾 遠程在線監測 無源光網絡 擴展性 點到多點 試驗期間 拓撲結構 組合監測 耦合響應 傳輸 | ||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屬于電磁兼容測試技術領域,其結構有CAN總線診斷分系統(1)、音視頻監控分系統(2)、感應電壓測量分系統(3)、光纖分配網絡(4)和遠程控制分系統(5),其中,遠程控制分系統(5)通過光纖分配網絡(4)分別連接到CAN總線診斷分系統(1)、音視頻監控分系統(2)和感應電壓測量分系統(3)。本實用新型采用基于CAN總線診斷、音視頻監控和感應電壓測量的組合監測方案和基于點到多點拓撲結構的無源光網絡傳輸方案,實現了電磁脈沖效應試驗期間受試車輛耦合響應的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具有抗強電磁干擾、成本低、擴展性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磁兼容測試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高空核電磁脈沖、高功率微波等電磁脈沖武器發展迅速,對雷達、通信、車輛等裝備造成嚴重的威脅。電磁脈沖具有功率高、上升時間快、頻帶寬的特點,可通過天線、孔縫、線纜耦合進入電子信息系統內部,使裝備內部敏感電路或器件出現干擾、擾亂甚至毀傷。為了評定車輛的抗電磁毀傷能力,通常依據GJB 8848-2016《系統電磁環境效應試驗方法》優先開展整車電磁脈沖輻照試驗。常規電磁輻射抗擾度試驗期間受試車輛附近的電場強度僅為幾十至上百伏特每米,可采用CAN總線診斷系統(電纜型)監測受試車輛的CAN總線數據,而電磁脈沖輻照試驗期間受試車輛附近的電場強度可高達幾千至幾萬伏特每米,受試車輛耦合響應的監測設備本身極易受到強電磁干擾,導致難以全面實時監測受試車輛運行狀態。因此,亟需研制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為開展車輛電磁脈沖防護加固設計提供數據支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電磁脈沖效應試驗期間受試車輛耦合響應難以全面實時監測的問題,提供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車輛電磁脈沖效應多維度遠程在線監測系統,其結構有CAN總線診斷分系統1和遠程控制分系統5,其特征在于,結構還有音視頻監控分系統2、感應電壓測量分系統3、光纖分配網絡4,其中,遠程控制分系統5通過光纖分配網絡4分別連接到CAN總線診斷分系統1、音視頻監控分系統2和感應電壓測量分系統3;
所述的CAN總線診斷分系統1是由CAN轉以太網模塊11、第一光網絡單元12、第一供電模塊13和第一屏蔽箱14組成,用于監測電磁脈沖效應試驗期間反映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運行狀態的CAN總線數據;第一屏蔽箱14內部放置CAN轉以太網模塊11、第一光網絡單元12和第一供電模塊13,第一屏蔽箱14殼體良好接地來保護其內部設備免受強電磁干擾;受試車輛電子控制系統診斷接口通過屏蔽CAN總線電纜與CAN轉以太網模塊11的CAN總線接口連接,CAN轉以太網模塊11的以太網接口通過網線與第一光網絡單元12的以太網接口連接,CAN轉以太網模塊11將反映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運行狀態的CAN總線數據包轉換為以太網數據包;第一光網絡單元12的無源光網絡接口通過光纖與光纖分配網絡4中光纖分路器41的任一輸出光接口連接,第一光網絡單元12一方面向遠程控制分系統5中第一遠程控制計算機54發送監測的反映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運行狀態的CAN總線數據,另一方面接收遠程控制分系統5中第一遠程控制計算機54發送的遠程控制命令;第一供電模塊13通過電源線與CAN轉以太網模塊11和第一光網絡單元12連接,第一供電模塊13分別為CAN轉以太網模塊11和第一光網絡單元12提供獨立的電源供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828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請求數據重構的數據統一接入系統
- 下一篇:一種鷹眼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