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76874.2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424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顏海棋;朱衛鋼;顏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11 | 分類號: | B62D21/11;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嚴巧巧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開發***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減震器 支撐結構 前縱梁 前圍板 侵入 貼合 本實用新型 截面形狀 貼合固定 上表面 上翹 折彎 直邊 車身 汽車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及汽車,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位于前減震器塔與前縱梁位置對應處,且同時貼合固定于前縱梁和前減震器塔上;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在車身左右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型,“⊿”型的兩個直邊中一個貼合在前減震器塔上、另一個貼合在前縱梁的上表面,實現抑制前縱梁根部外撇、上翹和折彎現象,進而達到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領域,特別是用于減少汽車前圍板侵入量的結構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前圍板是指發動機艙與車廂之間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聯接,安裝在前圍上蓋板之下。前圍板上有許多孔口,作為操縱用的拉線、拉桿、管路和電線束通過之用,還要配合踏板、方問機柱等機件安裝位置。
車輛前部碰撞是現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交通事故中乘員受傷害比率較大。各國均把汽車的前部碰撞性能作為汽車安全性能評價指標之一。而在前部碰撞過程中,前機艙能否有效吸收及傳遞碰撞能量顯得尤為關鍵。若傳遞到前圍板上的碰撞能量過大,則會直接導致車內乘員的人身傷害。
傳統的控制前圍板侵入量的設計通常考慮依靠汽車縱梁的結構傳遞和吸收能量。例如申請號為201410648464.5的實用新型專利,通過在縱梁內部設置縱梁加強板,并且縱梁加強板和懸置加強板形成一個整體,將縱梁結構缺陷處焊接到一起,提高縱梁的抗彎能力,使得縱梁的結構缺陷處不再提前變形,能夠很好地向后傳遞,提升了正面碰撞性能。
上述加固方式,僅從前縱梁本身的強度進行考慮,在撞擊試驗中,仍然可以出現較嚴重的前縱梁折彎、外撇和上翹的現象,導致對前圍板的沖擊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及汽車,用于從縱梁外部的減震器塔處借力對縱梁進行加固,使得前圍板侵入量能夠得到合理控制。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位于前減震器塔與前縱梁位置對應處,且同時貼合固定于前縱梁和前減震器塔上;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在車身左右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型,“⊿”型的兩個直邊中一個貼合在前減震器塔上、另一個貼合在前縱梁的上表面。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與前縱梁搭接的位置處,在前縱梁寬度方向搭接的寬度大于等于前縱梁一半寬度、在前縱梁長度方向搭接的長度≥120mm;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與前減震器塔搭接的位置處,在前減震器塔高度方向搭接的高度大于等于前減震器塔一半的高度。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的邊緣位置設置有一圈翻邊,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通過翻邊與前縱梁、前減震器塔的表面貼合接觸并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為鈑金件,且料厚為1.2mm以上,材料屈服強度為280MPa以上。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上述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和汽車。前減震器塔支撐結構在前縱梁的與前減震器塔對應的位置,能夠依靠前減震器塔獲得來自外側上方方向的支撐,能夠加固該位置的前縱梁;由于一般在左右兩側的前減震器塔之間設置有左右前減震器塔連接結構,因此,在左右兩側前減震器塔的共同作用下,前縱梁不易發生向任意一側的外撇和上翹。同時支撐結構在前縱梁的根部固定,能夠減少前縱梁后部的折彎量,進而達到減少前圍板侵入量的效果。
應當理解,前述構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詳細地描述的額外構思的所有組合只要在這樣的構思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都可以被視為本公開的實用新型主題的一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768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