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少混凝土回彈量的噴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659401.1 | 申請日: | 2018-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183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飛;李五紅;王志強;李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E02D5/74;E21D11/10;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紹中 |
| 地址: | 030032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管 混凝土 增壓 風力推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 輸水裝置 移動裝置 控制器 回彈量 噴錨機 鼓風機 攪拌擠壓器 控制器電性 電機帶動 電機電性 活動連接 擠壓電機 連接電機 施工設備 旋轉擠壓 錐形噴口 擠壓管 入料口 增壓泵 放入 細化 電機 擠壓 反彈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施工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減少混凝土回彈量的噴錨機,該裝置包括噴錨機體和增壓噴錨管,所述噴錨機體由移動裝置、控制器、電機、輸水裝置和風力推動裝置組成,所述移動裝置上側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電機,所述電機電性連接輸水裝置和風力推動裝置,所述噴錨機體上側活動連接增壓噴錨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增壓噴錨管設置有噴錨管,利用入料口將原料放入到噴錨管內部,然后通過電機帶動擠壓電機推動攪拌擠壓器旋轉擠壓對混凝土進行細化,然后通過擠壓管擠壓出去,利用泵和鼓風機提高混凝土的壓力,并通過錐形噴口在增壓泵的作用下,提高混凝土的壓力和射速,減少反彈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施工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減少混凝土回彈量的噴錨機。
背景技術
噴錨機應用于工程建筑、礦山、隧道、涵洞、地鐵、水電工程,地下工程及煤炭高沼礦井巷道噴射混凝土施工作業。噴錨機即可用于潮噴,也可以用于干噴及個類纖維噴射作業。目前噴射混凝土在隧道施工中已廣泛使用,但實際施工中回彈率普遍較大,平均在100%以上,不但原材料浪費較大,而且過大的回彈率使施工現場空氣中粉塵含量過高,嚴重威脅到施工人員的健康安全,主要由于風水壓無控制裝置導致噴射距離過大或過小,且高壓風、水壓力不足導致,出現回彈量過大現象。為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技術方案給予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少混凝土回彈量的噴錨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減少混凝土回彈量的噴錨機,包括噴錨機體和增壓噴錨管,所述噴錨機體包括移動裝置、控制器、電機、輸水裝置和風力推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上側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電機,所述電機電性連接輸水裝置、風力推動裝置和擠壓電動機,所述噴錨機體上側活動連接增壓噴錨管;
所述增壓噴錨管包括噴錨管、入料口、擠壓電動機、攪拌擠壓器、擠壓管和錐形噴口,所述噴錨管上側鑲嵌有入料口,所述噴錨管內部設有擠壓電動機,所述擠壓電機連接右側的攪拌擠壓器,所述攪拌擠壓器右側設有擠壓管,所述擠壓管右側連接錐形噴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輸水裝置由儲水室、泵和輸水管組成,所述儲水室位于所述移動裝置的最右側,且左側連接泵,所述泵通過輸水管連接所述噴錨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風力推動裝置由鼓風機、輸氣管和噴口組成,所述鼓風機電性連接所述電機,且通過輸氣管連接噴口,所述噴口與擠壓管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攪拌擠壓器由轉動軸承和攪拌扇葉組成,所述轉動軸承上側均勻焊接有攪拌扇葉,所述攪拌扇葉呈螺旋狀,所述攪拌擠壓器右側正對所述擠壓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擠壓管左側與增壓噴錨管過渡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擠壓管呈貫通漏斗狀,擠壓管右側連接管道,管道右側連接錐形噴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錐形噴口呈中空的圓臺體結構,所述錐形噴口與擠壓管連接的管道中設有增壓泵。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輸水裝置、風力推動裝置和擠壓電動機分別與電機串聯連接,所述輸水裝置、風力推動裝置和擠壓電動機并聯,各自獨立工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增壓噴錨管還設置有可調支桿,可以調節噴錨管的噴射高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6594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